顶部
新闻 > 区块链/云计算/边缘计算 > 科技
甘肃省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中小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2020-08-24 00:00
来源:中小企业局

甘肃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重要指示精神,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建成4个平台7个子系统,扎实推进中小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一是指挥调度平台。面对疫情期间“面对面”沟通受限的情况,运用“陇政钉”政务移动办公系统,省市县党委政府、省直部门、中央驻甘单位、省属企业、科研院所每天有超过100万公职人员使用“陇政钉”,召开电话、视频会议多达8000场次,实现了线上会议、远程办公和无接触调度指挥,确保“战时”政令畅通,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人员聚集风险,成为全省抗疫办公两不误的掌上法宝。

为了摸清全省医疗防护物资家底和需求,争分夺秒于1月31日上线全省防控物资管理系统,对防疫物资储备、使用情况进行精准统计,尤其对全省109家定点医院等医疗机构、公安等社会单位机构当日物资消耗、库存和三日内需求量进行动态监测,有效支撑重点防护物资供需的精准对接、统一调配、精准保障、高效调度。

二是动态监测平台。企业疫情防控动态监测系统和复工人员流动风险监控系统相继于2月17日、3月3日投入使用,分别侧重企业复工网上报备、员工每日健康电子打卡和返工返岗人员监控,对企业开工率、达产率和员工复工率、到岗率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已接入企业3803家、员工71.7万人,已领用复工卡41.97万人,筛查出高风险地区来人4628人、中风险地区来人2730人,进一步织密了管控网络;开发“复工闪对”功能,实现持卡人员与企业短缺人员匹配“对眼”,把人员健康管理和复工上班情况有机结合起来,提供线上用工信息服务,促进供需双方高效对接,打通人流堵点。指导各企业认真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实施网格化管理,切实做好集中生产线、厂房、住宿区和食堂等人员密集区疫情防控,落实场地的通风消毒和卫生管理措施,全省企业没有发生聚集性感染问题。建立完善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系统、企业复工复产电力指数分析系统以及“陇明公”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公共系统,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在线生成日监测报告和调度台账,既保证了数据高效采集、多维度比较分析,也减轻了基层和企业申报负担,为准确研判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态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供应链服务平台。为解决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的问题,推动“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3月初,组织丝绸之路信息港公司发动阿里巴巴、甘肃联通等企业共900多人通力合作,仅用一周时间开发上线全省企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已接入工商企业30万家、个体工商户120万家数据,注册工业企业2047家。平台满足“平战结合”需要,“战时”,分行业梳理龙头企业产业链配套企业清单,加强区域之间上下游产销对接,实时发布推送供求信息,协调企业原辅材料和生产设备供应,及时将库存的产品和零部件运出,增强协同复工复产动能,提高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平时,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采用以商招商、共享信用、物料互供等创新合作模式,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相互协调解决企业对设备、零配件、原材料、检验检测、工程技术人员等方面的需求,更加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助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

四是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政策要跑在受困企业前面”的要求,发起政策战“疫”,中央要求后第二天就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开设“政策专栏”,发布各类政策241项,打通信息壁垒;增强“店小二”意识,推广“不来即享”“服务专班”等模式,开展“企业微课”线上培训,主动服务、主动对接,精准推送惠企政策,梳理解决问题1327个,让好政策真正落地化作“及时雨”。

热门新闻
  •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
  • 2   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
  • 3   边缘计算在电力需求响应业务中的用展望
  • 4   深圳供电局拓展“电力+边缘计算”新领域
  • 5   2021年交易量破800亿千瓦时“电力交易”一年为企业省钱逾10亿
  • 6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着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意见
  • 7   京东数科加快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释放数据价值 助推产业升级(新基建 新机遇)
  • 8   工业互联网,让制造业拥抱“智能+”
  • 热线电话:400 888 8888
    联系邮箱:info@ncepupark.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
    京公安网备11011402011116号    Copyright © 2021 www.ncepucloud.com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电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