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新闻 > 特高压 > 科技
全球首套烧结烟气干式协同超净装备正式运行(2018年第1期)
2020-10-19 00:00
来源:装备工业司

刊首语

重大技术装备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性、战略性产品,是国之重器、强国之基,是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实施,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高效清洁能源装备、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大型石油石化装备、大型冶金成套装备、大型煤炭综采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和基础制造装备等重点领域实现全面突破,高铁、电力装备、船舶等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亮丽名片。

2017年,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再传捷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实现首飞,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深海钻井平台“蓝鲸一号”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正式上线运营,骨科手术机器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应用,400马力拖拉机成功研制等。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突破,有力地支撑了我国能源、石化、冶金、交通运输、医疗、农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与此同时,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尽管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许多高端装备空白、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缺失、新兴装备严重不足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距离新时代新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握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我们一定要遵照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坚定信念不松劲,重整行装再出发。新时代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补齐短板、基础支撑”的发展原则,以企业为主体,应用为牵引,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创新行业管理模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基础补短板,优结构推应用,努力推动重大技术装备由大变强,为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打造重大引擎。

(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

全球首烧结烟气干式协同超净装备正式运行

2017年12月29日,由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合支持的首套烧结烟气干式协同超净装备在宝武集团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80m2烧结机顺利通过168小时运行考核,并进入正式运行阶段,标志着全球首套可实现烧结烟气多污染物干式协同处理的超净装备正式诞生。

烧结烟气干式协同超净装备由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龙净)历时五年自主研制而成,是一种主要利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和超滤布袋除尘器来实现烧结烟气中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去除的装置。在研制过程中,创新开发了循环氧化吸收低温协同脱硝技术和流化床造粒技术,优化改进了多污染物脱除增效技术,通过技术的耦合优化和装置的有效联动,实现了多种污染物的高效协同净化。该装备使用后,不仅可实现SO2排放浓度小于35mg/Nm3、粉尘排放浓度小于5mg/Nm3、NOX排放浓度小于100mg/Nm3,远低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等“2+26”个城市)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SO2排放浓度小于180mg/Nm3、粉尘排放浓度小于40mg/Nm3、NOX排放浓度小于300mg/Nm3),而且能同步完成其他酸性气体(SO3,HCl,HF,etc.)、重金属(Hg,As,Pb,etc.)及二噁英等多污染物的高效协同脱除,整套系统不产生废水,烟囱无需防腐、排烟透明。相对传统的常规烟气净化装备,该装备除性能指标方面有较大提升外,其占地面积减少约50%,投资成本降低约35~50%,运行成本降低30~60%,大大提升了烟气净化的技术经济性。此外,在节能方面,通过采用多灰斗灰位平衡协调控制技术、床层稳定控制技术、宽负荷动态调节技术、与主机全工况同步起停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在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智能控制的同时,能耗更低,稳定性与适应性更强,可实现节能与减排的双重目标。

目前,该装备已获得发明专利15项,下一步拟在河北敬业钢铁有限公司唐山天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单位推广应用,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烧结烟气

烧结烟气是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主要包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二噁英、重金属(铅、砷、镉、铬、汞等)、氟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多种污染物,其中前五种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最为突出,尤其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雾霾主要成分PM2.5形成的重要前体物。

循环氧化吸收低温协同脱硝技术

该技术是以催化氧化原理去除烟气中NOx的脱硝技术,通过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添加催化氧化剂,在常规温度下将烟气中难溶于水的NO转化成可溶于水的NO2后,利用碱性吸收剂实现NOX的反应脱除。

流化床造粒技术

该技术是去除烟气中PM2.5和PM1.0的关键,通过在流化床内喷入超细雾化水,促进反应器内物料的增湿、团聚、凝并,使得烟气中PM2.5和PM1.0凝并成絮状大颗粒,从而便于过滤脱除。

多灰斗灰位平衡协调控制技术

该技术是用来检测并控制多灰斗中灰位高度的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检测灰斗灰位高度,利用多灰斗灰位高度与平均灰位高度的自动比较,实时计算并动态调整物料循环调节阀的开度,从而实现多灰斗灰位高度的相对一致。

供稿单位: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热门新闻
  • 1   世界首台发送端±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成功研制(2018年第8期)
  • 2   国内首条采用格构式复合材料杆塔的110千伏线路工程在福州投运
  • 3   凤舞九天四座惊:创下19项世界第一促我国直流输电工程技术再上新台阶
  • 4   智能电网技术“十二五”末将会实现重大突破
  • 5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66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成果
  • 6   安徽池州建立特高压密集输电通道公共安全防护体系
  • 7   南方电网一盘棋推动乌东德电站工程提前半年投产
  • 8   江西首个特高压换流变启动安装
  • 热线电话:400 888 8888
    联系邮箱:info@ncepupark.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
    京公安网备11011402011116号    Copyright © 2021 www.ncepucloud.com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电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