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 月9 日晚8 时,2017 年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短波世锦赛中国总部台比赛在陕西西安落下帷幕。为了办好此次比赛,西安无线电通信学会业余无线电分会会长邓周虎及副会长李力、马金平带领着他们的团队,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的先进事迹。
一心扑在赛事筹办的邓周虎
邓周虎是西北大学副教授,平时的本职工作非常忙,但他把所有业余时间全部投入赛事的紧张筹备和服务保障当中。从保障方案的制定到各个环节的协调,都倾注了他辛勤的汗水。
在筹备赛事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每天白天在学校上课带研究生,下班后还要开几十公里的车,从南郊去北郊比赛场地忙筹办比赛的事情。然而无论多忙,在结束一天的事务后,他总会抽出时间通过电话和视频与父母联系,仔细询问老人当天的衣食起居、身体状况、是否按时吃药等生活细节。老人家知道儿子最近既要忙学校的教学工作,又要忙业余分会的事情,还要牵挂他们,很是心疼儿子。
“我和你妈都很好,你不要操心。”父亲每次与他视频总会再三叮嘱,“最近西安老是40 摄氏度左右高温天气,你老在外头跑,要注意防暑和身体。”面对理解支持自己的老父亲,邓周虎很是内疚:“我们父子同在一城,竟然一个多月不能去看望你们,我心里有愧,希望您和妈能谅解。”
忘我工作、不知疲倦的邓周虎还是累倒了。7月8日晚上,比赛正式开始后,仍在现场指挥协调工作的邓周虎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在地。大家赶紧把他搀扶到医务室躺下,既是医生又是HAM的戴居位马上给他测量了血压,惊讶地说:“高压180 !”他赶紧开药并吩咐护士给邓周虎输液降压。护士刚扎完针挂好输液瓶,邓周虎就清醒过来。他挣扎着坐起来,对围着他的几位同志说:“没事,就是感到有些头晕。这下轻松多了。”“我这里没事了,你们都各忙各的去吧。今天是比赛的第一天,各部门要加强巡查,不能出一点纰漏。”
在邓周虎的一再要求下,大家纷纷奔赴各自的岗位。但他却没有入睡,而是一直聆听着从旁边报房传来的滴滴答答的发报声。
“舍小家”为“大家”的李力
李力负责设备协调和铁塔制作,将近一个月的赛事筹办,也是忙得不可开交,自己的公司业务基本顾不上打理,一门心思地忙比赛筹备的事儿。
7月6日,正在比赛场地指挥安装电台的李力突然接到妹妹的电话:“哥,爸不在了,你赶紧回来。”说罢便嚎啕大哭起来。
李力先是一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父亲昨天刚出院回到家里,怎么今天就不在了呢?他强忍着悲痛对妹妹说:“不要慌,我马上往家里赶。”在安排好手头的工作后,他便驾车风驰电掣般往家里赶。在车里,他两行热泪止不住地往下淌。
当他推门进到家里看见已经溘然长逝的父亲时,一个箭步跨到父亲的床边跪下来,一边用手抚摸着父亲的脸颊,一边哭泣着说:“爸,刚从省医院出院回家,现在咋就撇下我们走了呢?”他妹妹见状也跟着一起大哭起来:“爸临走前还对我说,你哥最近特别忙。既要忙自己公司的事情,还要忙分会的事情。不要打搅他。”
知子莫若父。父亲临走时还惦记着儿子所热爱的无线电事业,这更让李力悲恸不已:“都怪儿子不好,在您临走时没有守候在您的身边。”
距离比赛只有两天时间,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诸多事情等着他去处理。李力平静下来后,带着商量的语气对母亲、妹妹和自己的妻子说:“按照西安当地乡俗,人老后搁3天后火化。今天是6号,先把我爸安放在殡仪馆,8号早晨火化。”
见亲人都点头同意,李力接着说:“业余无线电世锦赛8号正式开始。我负责的事情别人不熟悉,还得我干。这几天两头的事情我都得兼顾,爸的后事你们多辛苦些。”李力的母亲对儿子说:“人死不能复生,你不要太伤心。你爸走了,我们还得干自己的事情。你把自己的事情干好了,就是对你爸最好的祭奠。”李力含泪点头。
翌日,李力白天忙着料理父亲的丧事,傍晚便抽空驾车从南郊赶往北郊比赛场地,筹备现场又看到他四处忙碌的身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感染和带动下,大家的干劲更大了。有的忙着架设天线铁塔,有的忙着调试设备,有的忙着连接电线,有的忙着给比赛房间安装空调……夕阳映照下的比赛场地到处是HAM忙碌的身影。
8日上午,李力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后,径直从南郊殡仪馆开车赶往电子市场购买急需的配件材料,然后赶往北郊比赛场地。在筹备赛事的这20 多天里,李力几乎每天都要抽出半天时间来比赛场地张罗赛事的准备工作。体力严重透支,又经历了丧父之痛,他整个人消瘦了不少。
拼命三郎马金平和他的团队
赛事筹备期间正值西安70年不遇的高温天气,连续20多天气温都徘徊在40摄氏度左右。位于西安市秦汉新城的比赛场地的地表温度更是高达70多摄氏度。尽管身患高血压,但马金平在赛事筹备期间,冒高温战酷暑,连续3周带领10多名铁塔安装人员奋战在比赛场地。他们的皮肤虽然晒黑了,但劲头十足,没有因为炎热的天气而耽误工程进度。比赛开始前,他们安装了5个铁塔天线、8个升降天线。
HAM 林栋负责技术方案制定和设备安装调试。在赛事筹备阶段,他每天都是先集中上午半天时间处理自己的公司事务,下午半天雷打不动地坚持到比赛场地忙碌。他带着一帮擅长研发安装电台的HAM,有条不紊地安装,不厌其烦地调试,直到设备呈最佳状态为止。他们共安装调试了12 部比赛用电台。
HAM 廖涛负责联络各地参赛选手的参赛及接送工作。从开赛前夕到比赛结束,他开着私家车带领接待组奔波在西安至咸阳机场、西安高铁站之间,接送参赛选手。甚至连续四天每天休息时间不足3 个小时,尤其是7 日晚上到8 日凌晨,多次往返机场接参赛选手,整夜未合眼。
HAM刘晓斌为比赛场地的选择以及赛事期间的电力保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赢得大家的赞许。还有参与后勤保障的贺中东、籍树新、杨文海、戴居位等20 多名HAM,他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筹备工作中,为比赛如期顺利进行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大家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奋战下,赛事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7 月8 日至7 月9 日,比赛在西安市秦汉新城如期举行。此次比赛吸引了国内40 名顶级选手参加,分160 米、80 米、40 米、20 米、15 米、10 米6 个频段进行。通过24 小时的角逐,实现有效通联3600 余次,集中展现了各位参赛选手的精湛技艺和团队协作精神。参加过多次比赛的一位选手说:“比赛在同一场地设置12 套设备、13 副天线,同时在6 个频段进行比赛,是国内有史以来第一次。”
中国无线电协会业余无线电分会专家组组长范斌说:“此次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承办单位西安无线电通信学会业余无线电分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