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新闻 > 储能 > 科技
陨石中首次发现超导材料点燃人类寻找室温超导体新希望
2020-04-09 00:00
来源:《科技曰报》

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近日消息称,美国科学家在两块不同的陨石中发现了超导材料,这是超导材料在太空中形成的第一个证据。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是罕见的天然形式的超导材料,还为人类寻找室温超导材料点燃了新希望。

超导材料即超导体,指在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导体。在实验中,若导体电阻的测量值低于10-25Ω,可以认为电阻为零。而超导体不仅具有零电阻的特性,还可以完全抗磁性。因此超导体在传输过程中几乎没有能量耗损,还能在每平方厘米上承载更强的电流。而一般常规材料,在导电过程中都会消耗大量能量。然而,目前大多数超导体仅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工作。

研究者一直试图在实验室制造超导材料,此前部分科学家也曾认为,太空中的一些极端环境——尤其是天文事件下极端的高温和压力,可能会让物质产生特殊的相,因此或许可以期待太空的特殊环境形成超导材料。对地球上的人们来说,陨石就是一个“从天而降”的绝佳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一直还未有研究在陨石中发现类似超导化合物的报告。

鉴于此,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为寻找太空样品中的超导现象,利用一种叫做磁场调制微波光谱的技术(MFMMS,一种主要用于寻找超导现象的高灵敏度技术),对来自15种不同陨石的碎片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研究团队的测量结果,其中两块陨石内,都含有微量的来自外太空的超导微粒。进一步分析得出,超导现象可能源自其中铅、铟和锡的合金。

这二者其中之一是1911年在澳大利亚发现的铁陨石蒙德拉比拉,该陨石总重量达22吨,是迄今发现最大的陨石之一;另一个样本则是25年前在南极洲被发现的罕见陨石GRA95205。

论文作者之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物理学家詹姆斯·瓦姆普乐表示,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超导非常地重要以及不寻常,因为这意味着,在地外环境中可能存在超导。

此外,研究人员也指出,目前已经分别从两块完全不同的陨石中发现了超导材料,由于人类掌握陨石的样本并不丰富,因此未来可能会从太空环境发现更多的超导材料。而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也会对反向影响展开研究,因为超导材料的特性也许也会对太空环境产生人们未曾预见的结果,譬如,超导粒子对附近磁场的影响等等。

热门新闻
  • 1   热电半导体材料 可将汽车废热转为电能
  • 2   科学家:三瓶海水发电有望供全家一年电力需求
  • 3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 4   中国首个风电电容器防盐雾试验室在深圳建成
  • 5   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
  • 6   吉林省电力系统首套调压式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农电系统运行
  • 7   237项机械、化工、冶金、建材、轻工、石化、船舶行业标准报批公示
  • 8   我国核电机组齿轮箱装备技术首次实现国产化
  • 热线电话:400 888 8888
    联系邮箱:info@ncepupark.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
    京公安网备11011402011116号    Copyright © 2021 www.ncepucloud.com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电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