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新闻 > 区块链/云计算/边缘计算 > 产品
包神铁路机务分公司:时间给出的答案
2020-12-08 00:00
来源:包神铁路

如何让铁轨上高速行驶的火车跑得更加畅快、安全?国家能源集团包神铁路机务分公司永不停歇的脚步,在保安全、促安全、抓安全的道路上,树立起自己的指示标。

安全制度:制度保“安”夯基垒土

有制度,才有依据;有依据,才能约束职工的不安全行为。

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机务分公司建立、健全分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制度70余项;组织人员编写包含10篇、52章、346项制度措施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全公司117个岗位的安全环保责任制,厘清各层级、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制定安全监察部业务管理指导书,将部门内各项重点工作流程化;参考27项国家法律、法规、铁道行业标准,编订包含9章、25个检查表单的《机务分公司安全监察手册》,让安全大检查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

作为制度编审小组组长、质量管理部门的副主任王党雄在制度的梳理、编写上功不可没。

“你们应该知道,在过去,铁路制度都是用鲜血换来的经验和教训,现在我能用自己的知识完善制度,减少流血事故的发生,我怎么能不越干越起劲呢!”王党雄对采访人员激动地说道。编写制度本是一项枯燥无味的工作,但是在王党雄这里,却是越干越起劲。

同样,铁路行业一直作为半军事化管理的单位,想要长久的持续化健康发展,就要不断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不断促进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进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8年,机务分公司从“学标、对标、贯标、达标、验标”五个阶段制订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和基本框架;2019年,又以实现管理基础、人员素质、现场作业、设备质量和环境治理“五个达标”为目标,制订标准化建设提升年方案,并组织个各中心开展“四个一”、标准化宣讲等工作。

为了有效提高万吨机车乘务员的标准化作业水平,公司以王党雄为牵头人,组织编制了《万吨列车作业指导书》,其内容明确了管内外各区间的万吨列车操纵办法、各车站的技术数据等,为万吨机车乘务员培训提供一手资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有了完善的制度,才有了安全保障的第一步也让制度成为保安全身后的第一扇屏障。

运安系统:科技促“安”立柱架梁

包神沿线点多、线长、面广,如何科学有效地分配乘务员工作?如何有效避免乘务员超劳作业?

熙熙攘攘的运管中心说明了一切。

在运管中心,共有职工756人,运用机车109台;机车队4个,指导组11个,以及运转综合班组3个。而其中的调度室作为机务行车的心脏,需要按照包神铁路集团列车运行图和机车周转图,组织机车和乘务员经济合理、平稳高效的兑现机车日班计划,同时还负责安排机车日常保养整备、库内调车作业、机车检修作业、行车组织管理以及乘务员出退勤工作。

2018年以来,随着该中心对运安系统的不断升级、改造,它的五大模块更加智能化、信息化,从乘务员信息管理,到实时视频监控;从“远程出退勤”设备,到每名乘务员手中的“机务运用通”,一个运安系统解决了乘务工作的所有流程。

不但如此,运安系统也是机务分公司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无纸化、数据化和实时性、可控性最鲜明的特点。

在调度室里的智能大屏上,可以看到当前所有执乘司机执乘的所有重要信息,包括前进方向、车次、速度乘务员信息、劳动时间等等。连接在机车上了虹膜识别系统,可以对司机的精神状态进行实时盯控,稍有走神、瞌睡,调度室的智能大屏就会发出警报,用司机们自己的话讲,在车上打个哈欠,可能全中心的人都知道了。

每名乘务员出退勤手里只拿着一个不大的平板电脑,也成为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自动记点、自动生成电子报单,使司机手帐、司机报单、添乘信息薄电子化,同时它录入了行车常用的五大规和应急故障处理措施以及各个站场的平面示意图,还能实现在线应急指挥。一台小小的电子设备,具备多种功能,更是省去了很多麻烦,让乘务员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行车安全上。

“你绝对想象不到,运用这套系统一年下来,至少可以节约10万张报单,约合25万张A4纸,还不包括三个月一换的司机手帐!科学又环保!”运管中心车间安技员昝慧宝自豪地说道。

目前,包括东胜本部、万水泉南、乌兰木伦、金泉以及19个作业点已经全部使用了运安系统。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它更是一张名片,展现科技促安的新思路。

精准盯控:添乘抓“安”强基固本

要想把行车安全落到实处,加强管理人员下现场的时效性仍是最有效的途径。上车添乘抓安全、言传身教抓教育、指导和督促落实标准化作业,在潜移默化中把乘务员的不安全行为一点点纠正。

在乌兰木伦折返所,面对车型多、乘务员多、作业量大的特点,抓安全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的管理人员增加了添乘量化指标,从每月10次,提高到每月12至14次,以此来督促乘务员的行为准则。”乌兰木伦折返所副主任高龙介绍到。

为精准盯控乘务员的行为标准,乌兰木伦折返所组织指导司机、车队长必须利用非添乘时间,集中整理分析前一周的视频和监控通报,将问题归类、提出整改措施,并在下一次的点名培训中进行通报。

“确认手柄位置。”

“手柄零位。”

“手柄零位!”

这是停车手柄未归零位问题屡次出现后,乌兰木伦折返制定的呼唤应答复诵制度,在司机和副司机两人的相互提醒下,这类问题再未发生。

结合铁路运输高度集中、大联动机、半军事化的特点,机务分公司一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并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一方面坚持执行规章制度落到实处,通过管理人员下现场的量化指标、结合运用运安系统实时监控提醒、指导司机对重点人进行班班数据分析、找违章人员谈话、点名学习会通报违章视频等方式,进行重点管控、监控,有力推进安全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牢牢把安全抓在手心。

站在时间的长河上驻足回眸,机务分公司还有着诸多围绕安全生产的创新举措。

——2020年,机务分公司机车修程修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根据机车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电力机车实行一辅一小;内燃机车作业量较小,实行两辅一小。大中修实行自主修、委外修与属地修相结合的方式,充分盘活的人力、材料和设备资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属地修”模式全面开展,变过去“车找人”为现在“人找车”,全年完成属地修的8台车辆,平均检修周期由原来的99天缩短至64天,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7月21日,《关于地乘分离第二阶段试行的通知》正式下发。在第一阶段试行各项工作平稳有序的基础上,第二阶段试行工作提上了日程。在包神集团增量补欠的关键时期,地乘分离和混合机型轮乘的优势被发挥到淋漓尽致,实现了神池南站不调休立折、机班全周转时间由22小时缩短到12小时的良好效果,乘务员在段调休时间由试运前的16小时延长到20小时,相比改革前同样的劳动时间内,月完成趟数增加4趟,能够大幅度提升机车乘务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保证了正常的轮休和机车运用。

——11月15日,技能驾驶技术传来捷报——智能驾驶“3+0”万吨重载列车累计安全走行超过22万公里。这个包含集射频传感、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驾驶技术,经过自2019年10月16日神朔线开行以来的不断调整和完善,终于进入了运用成熟化阶段。

......

“未来,我们将会组建验收与大数据中心,依托运安系统、记名修等大数据,做到趋势预测,把一些安全的不可控因素都变成可控的!”一幅未来的蓝图,在王党雄的介绍下徐徐展开。

如何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时间总会给出最好的答案。机务分公司已在历史的长河上留下了清晰的足迹,也必将在时间的见证下,镌刻下更加绚丽的时光印记!

热门新闻
  • 1   科环国能信控江苏智慧企业项目上线运行
  • 2   梅安森与阿里云联合推出煤矿数据智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 3   2021年十大云计算趋势分析
  • 4   云计算发展机遇凸显,市场规模已达1300亿元
  • 5   新朔通信让科技创新成为企业发展“动力源”
  • 6   云计算驱动数字经济发展,运营商乘“云”而上抢跑新赛道
  • 7   天津码头以“五个港口”为抓手全面争创文明单位
  • 8   云计算独角兽来袭!浪潮集团子公司冲刺科创版
  • 热线电话:400 888 8888
    联系邮箱:info@ncepupark.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
    京公安网备11011402011116号    Copyright © 2021 www.ncepucloud.com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电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