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新闻 > 电力大数据 > 市场
央视网习主席莫斯科“走亲戚”:友邻情深 高度互信
2017-07-07 10:39
来源:央视网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7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赴俄罗斯,展开为期2天的国事访问。这是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后,习近平同普京今年以来的第三次会晤,也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第六次俄罗斯之行。

习主席访俄期间,两国元首共同会见了记者,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声明,批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7-2020年实施纲要,对下一阶段中俄各领域合作发展进行规划和部署。两国有关部门还签署了经贸、能源、投资、互联互通、媒体、教育等领域多项重要合作文件。

对于此次习主席俄罗斯之行,俄罗斯国内认为,这将开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发展的新局面,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两国元首还就朝鲜半岛局势、叙利亚问题等热点问题交换了看法。

4年20多次 中俄元首见面密集

“朋友越走越近,亲戚越走越亲”,这句话在中俄元首会晤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介绍说,中俄关系现在呈现出高水平和特殊性。首先,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合作,提示中俄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中俄关系在大国关系中展现出一抹亮丽的颜色,是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一个典范。

2013年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时,习近平赠送精美的沈绣《普京总统肖像》,令普京赞不绝口。去年G20杭州峰会时,普京带去一箱俄罗斯冰淇淋。从互赠礼物中我们看到中俄间在挑选礼物时很用心,这样的礼物互赠也代表了双方的友谊。俄罗斯媒体多次拍到普京在吃冰淇淋,他希望与他的朋友来分享美食。习主席送给普京的那副肖像普京也赞叹太美、太神奇。双方的互动体现出亲密的友谊甚至是“意气相投”。在两个大国之间意味着双方的战略协作在一种比较好的轨道上运行。两国的密切互动体现出了双方的底气,中俄既是伙伴又是邻国,作为一个邻国看到对方的强大不是感到害怕而是更多的看到了机遇。这是一种非常大气的表现,也是双方有底气的表现。

在国际社会纷繁复杂的情况下,中俄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行密切战略协作这是一种骨气的体现。中俄之间的关系非常大气,“意气相投”并不代表着“排外”,相反,中俄之间是“结伴不结盟”,是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代表着国际关系发展的一种正能量。中俄之间的“意气相投”使其他国家感觉到非常舒服甚至是非常钦佩。

会晤创多个首次 树立新典范

统计一下,中俄首脑会见就出现国多个“首次”。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后,普京总统不仅成为与习近平主席首个通话的外国元首,俄罗斯也成为习近平主席出访的首个国家。 2014年新年伊始,习近平主席应普京总统邀请,赴索契出席了第二十二届冬奥会开幕式。这一举动,开创了中国国家元首赴境外出席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先河。很多媒体说从这些“第一次”当中看出的是中俄之间的信任感及强。

两位领导人战略引领和共同规划,反应出了双方的互信。双发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表现出了守望相助的表现。索契之行中,还有一个特殊安排:习近平和普京共同与正在参加叙利亚化学武器海运联合护航的中俄军舰舰长视频通话,向两舰全体官兵致以节日问候和良好祝愿。这一安排,被国际舆论一致认为“极其少见”。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两国元首分别赴对方国家出席了“5·9”和“9·3”庆典活动,进一步彰显了双方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以联合国为基础的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在20多次会晤中,除双边互访外,还有14次是在出席重大国际组织会议时展开的双边会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所副所长苏晓晖介绍说,中俄之间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有全球视野的,中国建立了70多对的伙伴关系,只有与俄罗斯之间的伙伴关系是有“协作”两个字的。大国之间的协作对中俄两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

习主席此次访问看点

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更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一个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不仅符合中俄双方利益,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保障。

俄中友好协会会长 梅津采夫:“我们看到中俄两国间的深层次合作,是两国间特殊的真诚互信关系的体现,甚至可以说是两国领导人是同志般的友谊,这种关系促成了双方的深层次合作。”

俄罗斯某公司职员 安德烈·费德罗夫:“习主席提供的都是一些全面的、全球性的方案。这些方案不仅解决我们两国的发展问题,而且有利于整个世界。习主席的采访中涉及的众多要点,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关注到了所有方面。所以他的这次采访,给我一个普通的俄罗斯人传递的就是积极和乐观的感觉。”

对于这次出访行程俄罗斯媒体认为这是2017年度中俄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双边事件。随着习主席的访问,这是中俄之间高层对双边关系进行议程设置的非常重要的机会。大家都非常关注中俄关系将走向何方,很多国家关注中俄在一系列的地区和国际问题上如何来进行对表。

中俄经贸合作结构不断优化

雅罗斯拉夫尔市市长 斯列普措夫:“这个项目将为本市供电、供暖,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源保障,这不仅是中方带来的友好投资项目,造福当地的开端,同时也是中俄两国互利合作在雅罗斯拉夫尔的体现。”

通过合作让中国先进的技术、标准和设备走出去,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样的合作是典型的互利共赢。能源专家、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克鲁多夫认为,中俄两国近年来适时抓住了深化能源合作的良机,在两国领导人的重视和推动下,双方能源合作突飞猛进,高效达成了一系列重大能源协议。克鲁多夫认为,随着中俄两国经贸关系稳步前进,双方日益看重彼此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视对方为提升经济水平的优先伙伴。因此,中俄能源投资方面的合作将成为两国经济战略对接和互利关系的新亮点。

“借中国之风扬俄罗斯经济之帆”,是普京总统说过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不断推升两国在经贸、投资等各领域合作的层次与规模,是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的承诺。2016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695.3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这是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贸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取得的逆势增长。2016年境外的电商共向俄罗斯发出了2.33亿个包裹,其中90%来自中国。中国连续6年成为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俄罗斯则是中国进口能源、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的主要来源地之一。今年前5个月,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231亿元人民币(约328亿美元),同比增长33.7%。

很多人定义说中俄关系应该做到和而不同,未来中俄关系进一步走近有着现实意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所副所长苏晓晖表示:中俄合作的一个关键词是“对接”,而目前合作对接变得更加顺畅。“对接”首先体现在政策层面,中俄之间战略层面的对接正在开展,包括我们的“一带一路”建设和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正在进行对接。在一些具体的层面,还有更多对接,通道建设为物流打通“血脉”,电商也是双方对接的非常重要的渠道。

这句习近平主席曾经引用过一句谚语,“大船必能远航”。如今,成熟、稳定、健康的中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新型国家关系的典范和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的压舱石。未来的中俄关系一定会继续乘风破浪、携手向前。

热门新闻
  • 1   中国能源网: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消费扶贫助农增收 真情帮扶温暖人心
  • 2   中国能源网:首批国产30兆瓦级移动式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下线
  • 3   中国电力报:学习十九大精神丨华电集团把握报告对能源工作新要求
  • 4   中电联网:温枢刚会见印尼国家煤炭公司(PTBA)董事长阿威焱
  • 5   中电联网:赵建国对《中国华电》杂志创刊100期作出重要批示
  • 6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红色教育活动受关注
  • 7   国网西藏电力发布服务高新数字产业十项措施
  • 8   国网青海公布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功率预测服务商年度运行报告
  • 热线电话:400 888 8888
    联系邮箱:info@ncepupark.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
    京公安网备11011402011116号    Copyright © 2021 www.ncepucloud.com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电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