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不断向国际化发展转型,并将2020年国际业务收入发展目标设定在“占比10%”。
做稳步“走出去”的生力军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布局能源基础设施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
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纷纷寻求向境外市场拓展的机会。中国华电适应形势要求,通过转型发展、调整结构布局、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力求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稳健更可持续发展。
中国华电提出“风险可控、能力可及、效益可观”以及“市场需求大、竞争优势大、回报确定性好、政策符合性好”的原则,坚持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服务和国际贸易“四轮驱动”,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优选能带动国内设备、技术、服务出口的绿地项目,积极跟踪拉美、非洲等地区国家的优质项目,择机开发,形成在建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开发格局。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该公司境外投资项目共有9个,其中4个为在运控股电源项目共92.2万千瓦,2个为在建控股电源项目共180.3万千瓦,1个为待开工项目132万千瓦,2个为参股投资项目。 坚持建营一体的投建管模式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规模不断增长,基础设施的种类和技术属性更加复杂多样,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为实现海外投资项目管理的高度精细化,中国华电坚持建营一体的投建管模式。即中国华电投资的项目由自身牵头负责建设和运营管理,同时主要设备尽量采用中国产品,以项目投资带动工程总包、运营维护和国际贸易业务,带动人才、设备、资金和技术“联合出海”。
“建营一体的模式可以有效发挥自身优势,按照中国华电成熟有效的方法做好项目实施,也可以平衡投资、工期和质量的关系,实现集团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该公司国际业务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有效防控“走出去”风险
有效的风险管理是让海外投资和资产能够长期安全持有、取得丰厚回报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华电重视投资风险防范,坚持走循序渐进之路,业务上从贸易、EPC逐步进入投资领域,市场上从需求旺盛、有PPA保障的东南亚逐渐过渡到其他市场,国别上从环境友好、文化相近的印尼和柬埔寨逐渐过渡到其他国家。
同时,中国华电在项目开发时把辨识风险作为关键工作,认真查找风险,积极研究风险防控措施。同时重视专业机构对风险的把关作用,以弥补自身风险识别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在项目决策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全面剖析、反复讨论、严格把关,通过发起决策、投资论证、投资审查、投资决策、开工决策等多道程序对各种风险进行辨析;在项目执行中努力落实各项风险防控措施,情况出现重大变化时再次研究决策。对较难控制的风险则通过相关措施加以锁定,如主动投保政治险、实施利率掉期等,有效防控“走出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