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昊 记者彭溢)日前,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海洋潮流能发电技术示范系统研究”,在哈尔滨市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验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成果填补了我国漂浮式潮流电站设计、制造和实海况示范运行的空白,为潮流能发电产业化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该项目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承担。项目组历经四年的科技攻关,解决潮流电站的系统设计和系统控制与保护等关键技术和工程实施方法。在浙江省岱山县龟山水道研制了一座150kW潮流能电站“海能-I”号,机组独立发电经海底电缆为官山岛提供电力。该系统突破了漂浮式潮流能发电系统集成设计等关键技术和施工工艺,实现了电站系统在海上自动运行。专家委员会认为,“海能I”号的建成为可再生海洋潮流能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装备样机,对促进海洋新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