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新闻 > 储能 > 科技
"人造太阳"我国制造首件产品交付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2013-06-13 00:00
来源:中广网  

中广网合肥6月11日消息(安徽台记者蔡薇)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研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极向场导体采购包PF5导体成功交付法国卡达哈什ITER总部。这是中方首件交付ITER现场的产品。

据了解,此次合作中,中方承担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PF导体采购包64根导体,均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负责制造。ITER计划PF导体是外方内圆的异型导体,其制造工艺复杂。等离子体所超导磁体及电力节能应用技术研究室通过自身努力,完成了异型管焊接、铠甲及焊缝无损检测、导体成型及收绕型技术的研发。

2012年1月12日,PF5导体在ITER国际组织及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的见证下顺利完成。科研人员对其进行了各种接收测试。2013年3月在所有交付文件通过的基础上,按照PF导体技术要求,等离子体研究所将PF5导体进行了包装。4月25日,导体从等离子体所运出,首先经过500公里的陆路从合肥到达上海港,后经海、陆运,于6月3日到达ITER总部,整个行程共38天。抵达后,ITER磁体部门负责人及欧洲核聚变能源机构代表检测了导体包装箱。

美、法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耗资46亿欧元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为人类输送巨大的清洁能量。这一过程与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类似,因此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也被俗称为“人造太阳”。中国是参与这个计划的七方成员之一,承担了ITER装置近10%的采购包。

(来源:中广网)

热门新闻
  • 1   热电半导体材料 可将汽车废热转为电能
  • 2   科学家:三瓶海水发电有望供全家一年电力需求
  • 3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 4   中国首个风电电容器防盐雾试验室在深圳建成
  • 5   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
  • 6   吉林省电力系统首套调压式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农电系统运行
  • 7   237项机械、化工、冶金、建材、轻工、石化、船舶行业标准报批公示
  • 8   我国核电机组齿轮箱装备技术首次实现国产化
  • 热线电话:400 888 8888
    联系邮箱:info@ncepupark.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
    京公安网备11011402011116号    Copyright © 2021 www.ncepucloud.com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电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