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23日1时17分,华能沁北电厂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正式投入生产。这标志着我国电站设备制造和电力工业装备水平从此迈上了新台阶。
同日上午10:00,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华能集团公司听取了华能沁北电厂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小鹏讲话指出,华能沁北电厂一号机组顺利投产有利于促进华能电力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河南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发展民族工业,提高我国重大设备制造的国产化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电力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快中西部地区开发,促进国民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华能沁北电厂是由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建设投资总公司、济源市投资公司等合资兴建的发电企业,电厂规划装机容量为3600MW,一期工程安装两台600MW超临界国产化燃煤机组,于2002年9月开工,工程用了不到27个月的时间,高质量、高速度地圆满完成国家赋予的超临界机组示范工程的建设、安装、调试和投产任务,为我国超临界机组国产化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为我国首座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国产化的依托电厂,华能沁北电厂主设备国产化方案按照“引进技术、联合设计、合作生产”的方式,通过在国内厂家招议标,锅炉采用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日本巴布科克—日立公司技术制造的DG1900/25.4—Ⅱ1型锅炉,汽轮发电机采用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引进日本三菱公司技术制造的CLN600—24.2/566/566型汽轮发电机。机组技术指标先进,高效、节能、环保,设计供电煤耗297.3克/千瓦时。
600MW国产化超临界燃煤机组是国务院确定的“九五”期间9项重大装备国产化项目之一。目的是通过超临界燃煤机组国产化依托项目,经过两台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的制造和建设,达到超临界燃煤机组设备国产化率70%,煤耗300克/千瓦时的目标,掌握该种机组的生产制造技术,使设计单位和制造厂取得国际同类机组投标资质,并为形成更高等级机组开发能力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