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新闻 > 特高压 > 产品
国华投资锡林郭勒公司:千磨万击还坚韧
2020-12-29 00:00
来源:国华投资

距离锡林浩特市往北70公里的阿尔善宝力格镇巴音塔拉嘎查,地处锡林郭勒大草原腹地,往年每到冬季,大雪封闭的草原总是荒凉寂寥、杳无人烟。

但今年冬天,这里迎来了一批“客人”,75台风机在冰天雪地间拔地而起,塔筒上“国家能源集团”六个深蓝色大字熠熠生辉。零下30度的严寒中,工人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工程车辆穿梭其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就是即将竣工的国华投资锡林郭勒公司锡林浩特一期225MW风电项目建设现场。从3月份全面复工、重修道路,到所有风机具备并网条件,项目建设者们用了不到10个月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奋斗目标,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跑出了“加速度”。


众志成城 破发展困局

国华投资自2005年起开始大规模开发新能源,锡林郭勒公司就成立于这一年。公司建成10余年来,由于受草原生态保护政策、设备供货等种种原因的影响,锡林郭勒公司只有初期建成的辉腾梁和杭盖两个风电场,经数次扩建容量达到26万千瓦。

直到2015年,当得知锡林郭勒盟规划700MW特高压外送风电项目时,锡林郭勒公司立即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学习研究竞价项目文件要求、组织投标文件,经过近两年的准备、投标、优选,2017年4月终于获得锡林郭勒盟700MW交直流输电通道配套新能源大基地4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开发权。

锡盟700MW特高压外送风电项目共包括36个风电项目,在锡林浩特市有5个,国华投资锡林浩特一期22.5万千瓦风电项目是其中之一,项目总投资16亿元,占地面积约86平方公里,安装75台远景3.0MW风机,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7.6亿度,年营业收入8000万元。

2017年8月17日,该项目获得核准时,大家都很振奋,因为这是多年来锡林郭勒公司唯一核准的新项目,也是一次建设的容量最大的项目,一旦建成几乎可以实现装机翻一番,大家都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建成。

按照国家发改委2019年出台《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要求,如果这个项目2020年不能投产并网,每度电价就会少0.19元,以后20年每年营业收入将会少4000万元,无论对于锡林郭勒公司还是国华投资,都将是一大笔损失。同时,该项目也是国华投资2020年初启动的百万千瓦风电项目中单体容量最大的项目,占全年基建任务的五分之一,对于国华投资完成“抢电价”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国华投资时刻关注着该项目的进展,公司领导靠前指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的“卡脖子”问题,公司相关部门多次深入项目现场办公,催缴设备、管控安全、指导调试等。锡林郭勒公司上下更是拧成一股绳,公司董事长王文国抽调各风场骨干力量参与建设,公司总经理初智广关键时刻和节点驻扎现场,与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鼓舞士气、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项目建设者们个个都憋着一股劲,他们暗下决心,不论付出多大的艰辛,也要在年底前实现并网,突破公司多年来的发展“瓶颈”。


百折不挠 只为同一目标

2020年元月份,锡林郭勒公司上下正在紧张地筹备项目开工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当初设想的目标实现起来更加渺茫。

初智广用一个“难”字总结项目建设的过程。“施工组织难、设备供货难、民事协调难、安全管控难。”

复工复产后的第一件事修路,45公里进场道路的修筑工作,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首先,白毛风经常“光顾”草原,道路一再被掩埋,必须反复地铲雪。其次,地表布满了2、3立方米的大石头,他们只好在远处征了一块45亩草地,取土填石,再把土和小石子一层层铺设到路面上,先后大约搬运了15万立方米石头和土。项目部一边修路、一边运输原材料和设备,运输车辆不是被困在雪里,就是被石头棱角扎爆胎,这样的事每天都遇到好多次。换胎、牵引、卸货、倒车,最艰难的一次一天先后调动了30多辆翻斗车倒运砂石料。

那段时间,项目部安全员赵紫祥和土建专责刘伟带着水、面包和方便面,每天一早从升压站出发去修路,到了晚上才归来。“中午就靠嚼干的方便面和面包充饥。”4月底的一场大雪,让邬兴园几乎绝望了。“我们几乎前功尽弃,融雪后道路彻底被泡水,处处翻浆。”他们只好又抽水、填土、铺设、压路,直到5月份,进场道路才修好。

抢人、抢设备,贯穿了项目建设全过程。项目部密切关注施工人员和厂家技术人员的行踪,派专人去机场、火车站、公路边蹲点,防止人员、设备被别的项目“抢走”。人员到位后,还得天天有活干,否则他们就要走,邬兴园他们费了一番工夫,才保证施工人员、设备每天有活干、留得住。

砂石料、叶片、塔筒、电缆……对于这些紧缺的材料和设备,锡盟公司密切关注厂家复工复产情况,利用各种沟通渠道督促厂家投料生产,项目经理邬兴园精挑细选了三名骨干力量分别去催缴砂石料、叶片和塔筒。为防止预定好的设备、吊车被半路截走,项目部还派精壮小伙一路“护送”,确保按计划顺利到场。

民事协调难——难在征地和阻工。该项目是锡盟36个特高压项目中征地牧户最多的一个,征地涉及牧民多达46家。懂蒙语的风机专员赵兴权带领大家挨家挨户去宣讲、谈判,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行三次,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化了牧民,最终完成了征地任务。在项目建设中,大家时刻把牧民利益放在首位,减少对牧民生活的干扰,赢得了牧民支持。

安全管控难——难在多个作业面交叉施工,施工单位有时候会为了抢进度而忽视安全。项目部设置安全体验区,模拟高空坠落、防砸、防火等,组织外委队伍亲身体验;采用吊车协助工人架线;每一个施工的作业面,都有专人负责……因为保安全和保进度,与施工队发生争执僵持不下时,项目部总能设法做通工作,说服施工队伍安全施工。

“我努力把所有的工作、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想在前面、安排在前面,”邬兴园先后参与了4个项目建设,“这是我干过最艰难的项目,哪天要能睡个整夜觉我反倒会不适应。”

上下齐心,其利断金。虽然该项目是锡盟36个特高压风电项目中,进场道路最长、征地涉及牧户最多的项目,而且也是锡林浩特市5个项目中开工时间最晚的,但经过300个日夜的奋战,该项目于12月23日成功实现倒送电。


浴“雪”奋战越挫越勇越向前

对于项目部刘伟来说,今年好像就没有夏天。“从年头干到年尾,3月初来的时候,这里到处是积雪,冷的要命,现在项目快干完了,仍然是大雪覆盖,寒风刺骨。”

3月11日,项目部一行6人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连夜铲雪来到建设现场,和工人们一道住进了用彩钢板搭建的临建房,四处透风,白天里面比外面还冷。为了防止风把雪刮进屋子,他们用透明胶封住彩钢板之间的缝隙。晚上,只能穿着衣服、蒙着脑袋、盖着两层被子睡。“睡觉本来是件幸福的事情,但那个时候我们最发愁的就是睡觉。”刘伟今年30岁,从小在内蒙古长大,但他从来没觉得冬天有这么难熬过。晚上刮一夜的白毛风,积雪就被吹得到处都是。“有时候雪堆得连门都推不开,几乎每天早起第一件事,我们都要有人带着铲车,先去清除道路和临建房前面的积雪。”刘伟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与风雪和寒冷作斗争。

4月19日、20日,鹅毛般的大雪整整下了两天,导致农网线路故障,附近全部停电。大雪封路,手机也没有信号,出不去也进不来,他们彻底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当时,升压站、线路、风机基础等正在施工,与各个作业面也都失去了联系。大家开始分头行动,配合施工单位逐一前往作业面接回了工人。

平时,临建房里有电热毯,还能对付着睡觉,这下彻底成了大冰窖,相当于待在零下30度的冰天雪地里,实在太冷了,没办法,他们6个人只好缩到了两辆汽车里。直到晚上10点,电终于来了,大家才挪回屋里去睡觉。

到了11月中旬后,天寒地冻,在外面待10分钟,睫毛、眉毛上就结一层霜,衣服加了一件又一件,还是不抗冻,就连工人们也开始受不了了,有人偷着“跑路”,项目部的十几个人,却没有一个叫苦喊累的,大家都裹成了“粽子”,但脚和手还是生了冻疮,项目部只好给大家买了自发热鞋垫。他们开玩笑说:“有时候你距离幸福,只差一副加热鞋垫。”这个时候,项目建设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初智广驻守现场,和项目部人员一起住在临建房里,关键节点和大家一道,通宵达旦地蹲守在作业面。“工人干到什么时候,我们就盯到什么时候,他们行我们也行。”初智广说。

由于冬天冷、夏天晒,这群原本皮肤白皙、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小伙子,如今个个脸上都黑红黑红的,几个月不见的亲人几乎都认不出来。但再苦再累,他们始终坚守在项目现场,每星期托同事把衣服带回公司清洗,一个月才能回公司洗一次澡。基础浇筑和吊装作业,经常加班干到凌晨,刘伟和乔佩一站就是十六七个小时。邬兴园由于过度劳累,免疫力低下,患上了糖尿病。负责并网工作的项目部副经理乌巴特,成了“空中飞人”,来回穿梭于锡盟、呼和浩特、北京之间,常常是晚上赶路、白天干活。无论多忙,赵兴权时刻关注着手机微信,46户牧民随时会有事找他,必须第一时间回复和处理。乔佩的孩子才刚出生,他就一头扎进了工地上,好几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刘伟的孩子还不满两岁,一开始视频还会问“爸爸多会回来?”到后来不问了,也不理他。“我感觉孩子心里什么都知道,他真的是失望了”,提起孩子,刘伟有些动容。当记者问:“再有项目你还干吗?”刘伟不假思索地说:“干,因为收获比付出多,值!”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锡林郭勒公司上下怀揣梦想,以百折不挠的钉钉子精神,创造了风电行业的奇迹。但这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在碳中和承诺催生新机遇的历史时期,他们已经在寻求新的发展突破点……

热门新闻
  • 1   央视《照亮中国》摄制组聚焦特高压
  • 2   我国首台百万伏特高压变压器在西电集团诞生
  • 3   山东费县公司获双边交易电量2.7亿千瓦时
  • 4   世界首条特高压电网2008年投入商业使用
  • 5   包神铁路包神公司开展重污区绝缘子清洗工作
  • 6   总投资约65亿元!湖北荆门至武汉特高压工程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 7   安徽池州供电:组织召开特高压工程停电协调会
  • 8   福建鸿山发电公司竞得外送电8.9亿千瓦时
  • 热线电话:400 888 8888
    联系邮箱:info@ncepupark.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
    京公安网备11011402011116号    Copyright © 2021 www.ncepucloud.com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电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