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新闻 > 光伏 > 专家
秦海岩:土地和并网问题是制约新能源发展的最大
2021-03-04 00:00
来源:光伏们

全国两会即将在北京拉开帷幕。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风电与光伏发电步入“平价上网”的开局之年。

在2020年11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被列入战略新兴产业中的一环,参与构成现代产业体系,以推动经济体系的优化升级。

2021年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贯彻落实“30·60目标”。在“30·60目标”下,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此政策与趋势引导下,中国新能源行业面临哪些发展机遇?未来发展还存在哪些主要的问题?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

减少碳排放的内核是促进技术的发展。电力作为中国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单一行业,减排效果将直接影响指标完成进度。

据秦海岩介绍:在所有行业里,目前唯有电力系统的风电和光伏发电具备最成熟的替代性技术。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光伏和陆上风电全面走进平价时代,比传统火电更具经济优势。在其他行业里,如在化工行业,并没有出现生产过程不排放温室气体的技术;而另一些行业的可替代技术成本高昂,比如氢炼钢技术。

在此背景下,风电与光伏行业迎来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期。秦海岩向凤凰网财经表示:“风电产业的规模化也为制造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u200d\u200d促进了技术创新,比如新型电池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使光伏发电的转化效率进一步提高;更大容量的机组、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u200d\u200d极大地提高风电效率,降低度电成本。”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72GW,太阳能新增装机48GW,2020年风光新增装机近120GW。新增装机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和光伏制造国,最大的风电和光伏应用市场。

不过,形势一片大好背后,光伏与风电产业依然存在诸多发展难题,存在除技术和成本之外的“五座大山”——补贴拖欠、电网接入难、融资难、土地乱收费和弃风(光)限电。

在秦海岩看来,在政策上,土地和并网问题是制约新能源发展的最大的两个问题。

“风电其实是不占地的,\u200d\u200d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概念。一台风电机打完基础之后,露在地面上的面积只要100平米。风电装机一亿千瓦,实际占地只要3000亩,约等于两个火电厂的面积。”秦海岩说,“但现在农地是\u200d\u200d不让装风机的。实际上,结合\u200d\u200d农田上的水利设施,或利用田间低头建设风电并不会影响耕地的耕种和农作物产量。所以\u200d\u200d,在土地的使用上希望国家能放开一些政策。”

秦海岩指出,风电开发用地需要政府批准的建设用地,中国中东部和南部的风电项目面临严重的用地问题,“各省对建设用地的指标控制的很严,都分配给了城镇规划、铁路交通性质的开发,没有想到要给风电留出建设用地的指标。而风电项目要占用农田或荒地的话,需要政府将这块地调成建设用地,但调整用地属性耗时很长,耽误开发进程。”

此外,“风电项目选址需要因地制宜,可能某个地方风资源好,适合装两排风机,这没办法提前规划。” 秦海岩说,“所以能不能省里订目标,比如今年建\u200d\u200d2000台风机,然后进行指标留白、规划留白?这样就打破了土地政策对风电开发的制约\u200d。\u200d”

\u200d而如何控制风电对环境的影响,秦海岩认为:“任何人类的活动都会影响环境,但是到底影响什么?如何减小影响?能不能干?应该靠标准规范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

关于风电并网问题,秦海岩指出,电网公司要看到行业的变化趋势,“电力系统需求的灵活性要调动起来,加强配电网的建设等等。”

电力系统该怎么干?怎么调理供应?将来火电发电量越来越少怎么办?火电设施沉没成本如何处理?煤炭工人怎么培训和转岗?\u200d在秦海岩看来,这些问题都需要战略性的考量。“增加风电和光伏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比例,需要我们拿出具体策略,坚定不移地往这方向走,而不能逆势而行。”


热门新闻
  • 1   格尔木光伏电站日发电量创年内新高
  • 2   沈辉博士: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到来
  • 3   科技创新是光伏产业发展根本——访国网能源研
  • 4   王敏:风电光伏最重要的是发展储能与调峰,完善价
  • 5   专访|王寿君:我国核产业潜在产值以万亿元计
  • 6   冯庆东:发展能源物联网不应急功近利
  • 7   晶科董事长李仙德:新能源智联网解决能源终极问题
  • 8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时璟丽:2030年风电、光伏
  • 热线电话:400 888 8888
    联系邮箱:info@ncepupark.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
    京公安网备11011402011116号    Copyright © 2021 www.ncepucloud.com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电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