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的骄阳照耀下,在青龙县草碾乡三峡工程光伏建设场地,几名测量人员按照卫星四维图显示的位置,实地查看山坡向阳角度、倾斜角度等技术指标。
这条从前无人走过的崎岖山路,经过国家能源集团秦皇岛公司新能源项目组成员无数次的踏勘,已经成为了该公司进军新能源转型的关键之路。
图为秦皇岛公司厂景
青龙县10.5万千瓦基地式光伏项目、海港区整区15万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取得,更见证着该公司在“双碳”目标下正迈开步子,统筹推进“等容量替代项目、新能源项目、综合能源业务”三项工作,积极打造与城市协同发展的综合能源供应商,以转型发展为传统煤电企业孕育新的生机。
经历困惑艰难 制定战略远景
1992年,秦皇岛公司首台机组发电,经过二期扩建,总装机容量达到535兆瓦,成为京津唐电网的主力军,为京津唐发展,不断输送电能,如今,历经了30年的改革发展,该公司以优质稳定的发电和供热积极履行煤电企业的责任。
然而近年来,受新能源领域的迅猛发展带来的冲击,燃煤价格上涨等客观因素制约,该公司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在电量营销方面,随着发电市场份额逐步受到挤压,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优先发电权计划同比下降,基础电比重不断下降,严重制约抢电量增收入。
面对挑战,该公司清醒认识到,发展才是创效的根本,只有真正实现壮大,才能抵抗得了市场对传统煤电企业的冲击。该公司在保证生产经营的基础上,锚定新目标,全员上下一条心,誓要在新能源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后煤电时代”来临,传统煤电企业如何实现“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发展,该公司正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要“推倒围墙”走出去多看多学,加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研究创收方法,集团公司总经理在该公司调研时,清晰指出了“解题要领”。
国电电力2021年年中工作会暨经济活动分析会也提出了“打造集团公司常规电力能源转型排头兵、新能源发展主力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引领者”的定位。
战略一经定位,行动更加清晰。
该公司闻令而起,牢牢把握集团公司的战略部署,统筹推进“等容量替代项目、新能源项目、综合能源业务”三项工作,坚定迈出常规电力能源转型步伐,积极创建与城市协同发展的综合能源供应商。
作为运行了30年的企业,该公司不断总结反思,努力寻找突破口,充分发挥属地优势,同秦皇岛市政府保持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全力推进等容量替代、新能源发展和综合能源业务。在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加快转型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结合紧邻市区,多年为秦皇岛市供热、供汽的传统优势,积极打造与城市协同发展的综合能源供应商。
思想“破冰”才是出路所在,有了清晰的路线,前行的路上便不再彷徨。
新能源发展的转型实践
迎难而上,破局开路。
“在新能源发展方面,我们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干负责,带领所辖支部采取‘包片包区’模式,全力抢占新能源市场。”秦皇岛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聚焦战略定位,加快转型发展”专题采访中说道。
盘活一个企业的重点在于解决发展问题,而发展的内驱动力在于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干劲。
今年8月,该公司召开了季度政治工作例会,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对新能源形势任务进行了专题宣讲教育,要求各支部认真贯彻两级集团战略部署,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全员全力加快新能源发展建设,汇聚成“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人人肯出力”的强大力量,为“打造成与秦皇岛城市发展相匹配的综合能源供应商”而共同努力。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去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该公司调动全公司资源,增加人员力量,配备办公设施,形成专人专班的新能源项目组,培养一批能在新能源领域冲锋向前的“利刃尖刀”。
为了让新能源的政策能够深入人心,该公司利用周末时间组织新能源知识培训,负责新能源项目的公司副总经理先后3次为员工授课,从初次了解战略定位到发动全员项目寻源,再到每个时间节点项目进展情况,让广大员工对新能源项目的认识和进度有了清晰的认识,激发了大家投身新能源项目干事热情。
广大员工也在激励和鼓舞下,纷纷项目寻源、献计献策,积极开辟秦皇岛市县区及周边省市等区域寻源,征集到上百条有价值信息,汇总到新能源项目组作为备用资源随时调用。组织保障、人员保障、资金保障……一系列的举措纷纷出台,全员启动之后,在攻坚时刻形成了一股合力。该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带头,分区分片分任务,以秦皇岛市五区三县为基础,延伸到河北省周边县市及周边省份,积极抢占新能源市场,与昌黎县政府会谈,到天津市洽谈,到山海关临港经济开发区调研……新能源发展的蓝图不断描绘,绿色发展、多元互补的局面全面打开。
开弓没有回头箭,转型关头勇者胜。
燕山山脉蜿蜒曲折绵延远方。该公司新能源项目组人员来到青龙县草碾乡实地踏勘,山顶艳阳高照,山路荆棘遍布,为了能够充分了解当地光伏开发的用地现状,项目组人员一座山一座山的实地勘察,一块地一块地的反复测量,踏勘了秦皇岛市青龙县草碾乡、凤凰山乡、桃林口村等7个区域,完成了19个行政村、2795亩山区光伏用地的实地踏勘,为完成基建设计和施工创造了条件。
图为新能源项目组人员实地踏勘项目
经过不懈的努力,青龙县10.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经市组织审核、电网公司对接入和消纳条件确认及第三方咨询单位对基本要件审核,被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入2021年保障性并网规模项目,标志着该公司在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综合能源市场的开拓升级
着眼于未来,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企业的供应,作为城市中的电厂,就要做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靠得住”的城市能源综合供应商。
图为集控人员精心操作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该公司充分利用所处工业园区的有利条件,依托秦皇岛市海港区、山海关区等周边市场需求和作为城市电厂的优势,发展面向政府、工商企业、社区居民等的综合能源产品多联供项目,全面融入城市一体化发展,积极打造“电热汽水冷”一站式智慧综合能源供应服务新模式。
敢于勇于尝试,更要务实担当。
——积极推动秦皇岛市互联互通工作,全力开拓热力市场。完成3、4号机组进行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实现四台机组总供热能力达到1272兆瓦。同时开展供热管网互联互通改造,供热面积同比增加800万平方米;上半年累计完成供热量630.74万吉焦,供热量增幅53.5%,供暖期热电比达到152%,为实现政府优先发电权电量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抢占新增工业供汽市场。对磷酸厂工业供汽进行增容改造,铺设供气管道,投产后,每年将带来780万元的收益。
——提高粉煤灰综合利用能力。在保持现有粉煤灰销售基础上,建设储量40万立方米的大型粉煤灰储库,同时配套粉煤灰分选及粉磨系统,提高粉煤灰存储、利用能力,开发其他具有高赋加值的粉煤灰衍生产品。
——拓展海淡水系列产品。在运营好现有海水淡化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销售量,并尝试开发海淡水系列产品,努力培育新收益增长点。
这是一份实干铸就的成绩清单,这是一份全员上下在改革发展期用拼劲书写的成绩单。
踏平坎坷成大道,越是艰险越向前。秦皇岛公司在集团公司战略引领下,抓住机遇,主动求变,凝聚全员“风雨无阻向前进”的智慧力量,攻坚克难,化危为机,坚定向打造与城市协同发展的综合能源供应商大踏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