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新闻 > 储能 > 科技
大连化物所制备出高性能超薄二氧化碳分离膜
2021-08-09 00:00
来源:水处理技术

北极星大气网讯: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研究员杨维慎、副研究员彭媛团队在纯相共价有机框架气体分离膜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以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为膜构筑基元,诱发错排缩孔效应,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高效分离。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背景下,发展低能耗环境友好的CO2选择性分离膜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高性能二维分离膜是该研究领域前沿性研究议题。二维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具有永久性一维直通孔道,丰富的表面官能团以及优异稳定性,在CO2分离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然而,目前二维COFs孔径大于0.8nm,对于动力学直径0.3~0.4 nm范围的小分子气体如H2(0.29 nm)、CO2(0.33 nm)等难以实现精确分离,构建具有高效CO2分离性能的纯相二维COFs膜面临较大挑战。该研究中,科研人员在前期研究(Science,2014;Angew. Chem. Int. Ed.,2017)基础上,以三种不同表面化学和孔径的层状COFs材料为研究对象,发展出一种弱酸性溶剂剥层,并辅以温和机械外力的方法,将其剥离为厚度~2nm、尺寸达微米级的系列超薄纳米片层,通过精确控制纳米片错排组装,构建了孔径尺寸适合CO2分离的纯相COFs膜。COFs骨架对CO2选择性吸附特性与纳米片错排缩孔效应协同作用诱发气体在膜内表面扩散机制,首次实现了CO2/H2混合气中大分子CO2优先渗透分离,分离性能达到工业应用需求。该研究为开发新型COFs气体分离膜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左:COF膜孔道工程-纳米片错排缩孔策略示意图;右:不同膜CO2/H2分离性能对比图

相关研究成果以Single-Phase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Staggered Stacking Nanosheet Membrane for CO2-Selective Separation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化物所创新基金、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合作基金、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等的资助。


原标题:【科研】大连化物所制备出高性能超薄二氧化碳分离膜

热门新闻
  • 1   热电半导体材料 可将汽车废热转为电能
  • 2   科学家:三瓶海水发电有望供全家一年电力需求
  • 3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 4   中国首个风电电容器防盐雾试验室在深圳建成
  • 5   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
  • 6   吉林省电力系统首套调压式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在农电系统运行
  • 7   237项机械、化工、冶金、建材、轻工、石化、船舶行业标准报批公示
  • 8   我国核电机组齿轮箱装备技术首次实现国产化
  • 热线电话:400 888 8888
    联系邮箱:info@ncepupark.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
    京公安网备11011402011116号    Copyright © 2021 www.ncepucloud.com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电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