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新闻 > 智能配电网 > 产品
智能配电网 让城市“蜘蛛网”将彻底消失
2019-09-06 00:00
来源:北京商报

北极星输配电网讯:各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仍然难以摆脱电线杆及架空线路,极目远眺,如蜘蛛网般纵横交错的电线,影响了城市景观。走进北京经开区,却看不到这样的“蜘蛛网”城市病。近日,记者在亦庄供电公司了解到,区内永久供电电缆采取地下电缆沟输电方式,入地电缆长度达1300公里,高空架线长度仅有60多公里,占比不足5%,而这5%也正在逐渐消除。

北京经开区电力基础设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除了临时线路外,都是入地电缆线路,没有架空线。“这点是从区域建设开始就决定的。”亦庄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年就考虑到城市环境及用电稳定性的问题,经开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走其他区县老路,采取地下电力沟电缆输电方式。

经过验证,这种输电方式远远比架空线路安全可靠,可以减少人为、自然因素造成设施破坏而引起的停电,同时也减少了对区域规划的影响,避免了移线造成的破坏性。经开区走在前列的,也引起了一些区县效仿,“架空线入地”进行了二次改造。

智能配电网让经开区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提高到99.999%,与世界一流城市巴黎、东京一致。智能配电网让停电时间大大缩短,企业、社区一年不停电也并不稀奇。

随着北京经开区的发展,入地电缆不断加长,临时用电的架空线路却在快速缩短。从2017年开始,为了提升城市景观,北京经开区基建办与供电公司配合,开展架空线路入地改造工作,先后将荣京街、北环路、长新花园附近高空架设电缆进行了入地改造,全年消减高空架线8公里以上,整个核心区架空线路全部消除。

消除架空线路提升环境的同时,也使企业、社区用上了“放心电”。其中,长新花园社区建设以后,一直没有报装电缆线路,临时架空线路受风吹、雨淋、日晒等因素影响,会出现线路受损导致停电现象,而电缆入地后避免了这些因素,同时形成了双环网,单个变电站出了问题,附近变电站立即供电。

“剩余60余公里架空线路,也将实施入地或标准化整治。”亦庄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北京经开区的支持下,正在逐步推进剩余架空线路入地工作,随着工作持续推进,几年内将实现全区无架空线路。

原标题:城市“蜘蛛网”将彻底消失

热门新闻
  • 1   “十二五”河北末石市中心区将实现配电自动化全覆盖
  • 2   信息化支撑智能用电之城(图)
  • 3   智能电网推动配电二次系统建设规模化启动时期到来
  • 4   积成电子智能配电自动化厦门试点项目率先通过国家电网实用化验收
  • 5   华电云通EPis系列配电网开关设备智能装置(FTU/DTU)顺利通过电科院型式试验检测
  • 6   金宏威智能配电通信解决方案
  • 7   智能配电网之用电信息的互动
  • 8   IEEE 新标准改进智能电网通信和配电自动化
  • 热线电话:400 888 8888
    联系邮箱:info@ncepupark.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
    京公安网备11011402011116号    Copyright © 2021 www.ncepucloud.com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电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