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新闻 > 电力大数据 > 专家
弃风!弃光!弃水!新能源‘三弃’正持续恶化
2017-04-06 0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一方面是国家大量鼓励新能源替代,调整能源结构,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领域大量弃风、弃光、弃水。

\r

“新能源‘三弃’正持续恶化。”3月30日,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徐小东说。

\r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弃风电量从2015年的339亿千瓦时,增加到2016年的497亿千瓦时,弃风率上升至约17%。

\r

徐小东介绍,2016年,弃风现象发生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等11个地区,陕西首次出现弃风现象。其中,2016年弃风大幅增加的地区为甘肃、新疆和内蒙古,主要缘于当地消纳能力不足,外送能力有限,而装机规模增幅较大。

\r

西北地区阳光充足,是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的重要区域。但调查发现,2016年,弃光也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弃光电量由2015年的49亿千瓦时增加到2016年的70亿千瓦时,弃光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

\r

其中,新疆、青海全年弃光电量增量较大,主要也在于当地消纳能力不足,外送能力有限,而装机规模增幅较大。

\r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调查发现,2016年,弃水主要发生在四川、云南两省。而这两个省是我国水电较为发达的区域,资料显示,金沙江流域规划的水库总库容将达到径流量的83%,长江上游地区水库总库容将达到河川径流量的61%,均超过国际公认40%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警戒线。

\r

调查发现,四川省2016年全年由于新增水电装机容量超过系统增加的消纳能力,且没有新增外送能力,弃水电量进一步增加,约为1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39%,创近5年新高。

\r

云南全年新增水电装机容量与新增外送能力基本匹配,但由于云南用电量负增长,新能源装机及发电量增长较快,挤占水电发电空间,预计全年弃水电量与2015年相比会略有增加。

\r

另外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按照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十三五”末,我国在运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机组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机组总数达到世界第二。国家核安全局23日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现有35台运行核电机组、21台在建核电机组,在建核电机组数量世界第一。

\r

但在核电发展势头强劲的同时,我国“核电利用小时数低”的问题也同样存在。

\r

“利用小时数偏低的核电机组主要分布在辽宁、海南地区。”徐小东说。

\r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调查发现,辽宁全年核电利用小时数4982小时,同比下降833小时,核电消纳问题突出。原因是近年多台核电机组陆续投产,电网调峰困难导致核电难以消纳。“目前,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二期两台机组正在建设中,倘若核电消纳问题不解决,新机组投产,‘弃核’问题将更加严峻。”

\r

2016年,海南全年核电利用小时数5775小时,同比下降1819小时。

\r

徐小东等专家对记者表示,新能源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电源,风电与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虽均已达到世界第一,但装机占比仍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发展空间仍较为广阔。

\r

但专家们同时表示,由于布局相对集中导致弃风、弃光现象愈加严重,已经对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考虑到近期主要弃风、弃光地区自身消纳能力增长缓慢,跨省消纳难度较大,调整开发布局是效果较好的应对措施。“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已经着手限制弃风、弃光严重地区新能源开发建设。”徐小东建议,2017年,对于弃风电量超过10%的地区、弃光电量超过5%的地区,不核准下年度新能源建设规模,这些地区要优先提高存量新能源装机的利用率。

\r

此外,加大中东部及南方地区新能源开发力度,原则上对这些地区不设置建设规模上限。统筹送受端需求、电网调峰能力等因素,配合“三北”地区跨省跨区外送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大弃风、弃光严重地区新能源外送规模。

\r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还建议,2017年宜加快建设川渝第三通道,如在汛前投产可减少四川弃水电量,同时加快四川、云南水电外送,明确水电外送通道落点地区。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布局宜向非化石能源消纳困难的“三北”地区倾斜,推进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热门新闻
  • 1   广东已建成电力大数据平台
  • 2   国网河南电力探索建设能源大数据中心
  • 3   南方电力吃紧?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回应
  • 4   做好碳中和的排头兵,电力系统要做好这三件事
  • 5   专家:电力过剩不能全归咎于煤电
  • 6   甘肃电力实行 数字化项目“揭榜挂帅”
  • 7   国网黑龙江电力应用电力大数据服务人口普查
  • 8   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电力大数据“侦查”企业排污
  • 热线电话:400 888 8888
    联系邮箱:info@ncepupark.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
    京公安网备11011402011116号    Copyright © 2021 www.ncepucloud.com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电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