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新闻 > 工业互联网 > 科技
第十三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达成33项共识
2016-09-07 00:00
来源: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

2016年9月7日,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与华聚产业共同标准推动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闭幕。论坛达成33项共识,公布了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云计算等3个领域的7项两岸共通标准和1本《海峡两岸云计算产业应用案例汇编2.0版》,签署了《海峡两岸推动智能制造共通标准制定合作备忘录》和《海峡两岸推动5G合作备忘录》,取得丰硕成果。


围绕当前信息产业热点领域和两岸标准化交流的实际需求,本届论坛较上届论坛增设了智能制造分论坛,共开设了半导体照明、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锂离子电池、汽车电子、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网络演进、服务应用、云计算、智能制造等10个专业技术领域分论坛,并召开了传感器工作组闭门会议,与会代表就标准合作机制、技术标准制订、产业化合作等两岸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最终达成33项共识。


在9月7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理事长胡燕代表两岸主办方发布了这33项共识。这些共识将进一步促进两岸标准的融合与共通,推动两岸信息产业的合作发展。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陆方代表还有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泽民、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秘书长刘志宏,台方代表有华聚产业共同标准推动基金会执行长林坤铭、副执行长陈式千和工业技术研究院协理段家瑞。



此次论坛由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及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承办,共有500多位来自两岸的信息产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各方面人士与会。该论坛从2005年至今,在北京、南京、重庆、福州、长沙、哈尔滨和台北等地连续举办了十三届,累计形成353项产业共识,公布了45项两岸共通技术标准,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机制。随着两岸信息产业界沟通合作的日益深化,论坛对推动两岸信息产业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第十三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达成的共识(33项)





一、半导体照明

1、修订共通标准GT 001-2014《半导体照明术语对照表》;

2、持续开展LED热阻检测技术和LED模块热特性瞬态测试方法,探讨制定共通标准的可行性;

3、对照明系统标准体系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制定《照明系统 一般要求》、《照明产品 非主功能模式功率的测量》等共通标准的可行性。

二、平板显示

1、持续开展柔性显示器件环境、机械试验方法和光学测试方法,共同推进国际标准化;

2、共同开展具有高动态范围(HDR)功能的电视机及其用模块的相关技术要求、测试方法等共通标准的研究工作;

3、开展可用于VR/AR的头戴式显示的测试方法研究。

三、太阳能光伏

1、加强两岸光伏产业及行业协会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两岸太阳光伏共通标准的制定及推广应用,引领推动高效太阳光伏电池的应用,巩固和拓展两岸在国际太阳光伏市场的竞争优势;

2、持续共同参与IEC/TC82标准活动,支持WG8光伏电池片工作组,推动太阳光伏领域国际标准制定;

3、开展《光伏电池用硅片追溯标记要求》、《光伏用双轴太阳跟踪系统》共通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4、开展晶体硅双玻光伏组件、智能光伏组件的评价技术研究、光伏电站运维与质量管控技术研究以及光伏产品户外实证技术研究。

四、锂离子电池

1、以高压储能系统为重点,确定电力储能系统用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的测试项目;

2、开展进行《电力储能系统用锂离子电池安全要求》及《电力储能系统用锂离子电池性能要求》共通标准的讨论及制定,确定下届论坛完成两岸共通标准的发布。

五、汽车电子

1、持续《车载信息服务 紧急救援相关规范》对接工作,加速完成两岸共通标准制定,并展开共同进行试点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2、就大陆中重型载重货运车辆主动安全应用项目,研拟两岸产业合作方向,推动两岸产业合作;

3、强化车车/车路通信共通标准和技术合作基础,开展标准研究工作。

六、云计算

1、编制应用案例3.0版本,形成两岸云计算应用案例库;持续对接两岸产业合作需求,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实质落地;

2、推动《基于键值的云数据管理应用接口》和《虚拟机管理通用要求》共通标准的编制,推动两岸云服务及产品测试认证互认;

3、推动《整机柜服务器机柜子系统技术要求》、《整机柜服务器管理子系统技术要求》和《整机柜服务器测试认证规范》共通标准的编制;

4、建立两岸云计算开源合作机制,组织开展开源竞赛,分享两岸开源技术与应用创新成果。

七、移动通信

1、加强小基站SON架构、接口与场域设定参数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小基站SON互操作性共通标准预研;

2、开展NB-IoT产业链合作;

3、开展毫米波信道测量的交流与合作;

4、基于签署的《海峡两岸推动5G合作备忘录》,成立两岸专家技术委员会,开展5G交流与合作。

八、网络演进

1、加强两岸SDN/NFV联盟组织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互派专家参与对方的技术研讨会,务实开展SDN/NFV联盟测试规范、测试工具研发,积极探索联盟测试工具和结果的比对与互认;

2、加强在家庭联网既有技术和标准的交流,积极开展家庭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共通标准预研工作。

九、服务应用

1、持续推动《M2M术语》共通标准的编制,拟于下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发布;

2、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的交流与合作,先期聚焦于网络互联、设备互通、数据交换(特别是低延迟、高可靠的数据交换)及行业应用等领域。

十、智能(智慧)制造

1、双方成立智能(智慧)制造分论坛专家委员会,共同开展相关标准的调研、讨论及推动工作;

2、双方就机器人检测、认证(验证)、技术及商标(标章)进行讨论合作,并研讨标准共通、商标(标章)互认等方面内容;

3、探索开展两岸智能(智慧)制造试点示范合作。

十一、传感器工作组

1、开展IC名词术语对照共通标准的研究;

2、开展3D IC测试方法研究与新一代IC ATE测试技术及MEMS 传感器测试技术和标准研究;

3、推动集成电路在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与两岸企业家峰会二个平台上合作开展相关工作。

热门新闻
  • 1   新奥成为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标准制定牵头单位 系燃气行业首家
  • 2   异质结电池是什么?
  • 3   到2012年底北京将推广3万辆新能源车
  • 4   太阳能热动力发电将受青睐 欲与光伏试比高
  • 5   中国风电产业亟须破解核心零部件研发难题
  • 6   制造强国建设须软硬并举 工业软实力从何而来?
  • 7   智慧水务安全挑战与应对措施
  • 8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云辉: 给电池“健康”做个“C超”
  • 热线电话:400 888 8888
    联系邮箱:info@ncepupark.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
    京公安网备11011402011116号    Copyright © 2021 www.ncepucloud.com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电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