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新闻 > 电力人工智能 > 政策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2021-01-15 00:00
来源:人民网

“近年来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15年全国煤矿仅有3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019年达275个,2020年增至494个,同比增加80%;目前已有采煤、钻锚、巡检等19种机器人在煤矿现场实施应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全基础司陆南在1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图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陆南介绍,2020年,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会的召开,推动了煤矿智能化建设步伐;联合七部门出台《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的通知》《智能化示范煤矿管理暂行办法》和《煤矿智能化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并组织开展首批71个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工作。

同时,大型矿井综合掘进机器人等3个煤矿机器人项目列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2020年度重点专项;矿山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标志性产品等内容纳入《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建立煤矿智能化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并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制造企业、煤矿企业和科技公司建立协调推进工作小组。

陆南表示,下一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一是要加大煤矿智能化推广应用力度,要求各地将煤矿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纳入安全技术改造范围,做好相关政策配套,全面推进。

“山东、山西、陕西要发挥智能化建设示范引领作用,面上向全省煤矿拓展、点上由采掘工作面向矿井全系统延伸;中央和省属企业煤矿能上全上,率先建成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的智能化示范矿井。”陆南表示,各地对灾害严重的矿井要明确时限、倒排工期尽快上;对新建、改扩建矿井必须上,不上智能化的一律不予审批;小煤矿要先上机械化、自动化,逐步向智能化迈进。

二是加大多技术融合力度。大力推广采掘智能化、辅助系统无人化、固定岗位无人值守或远程监控、巡检机器人,加快推进危险作业机器人替代;推动5G下井、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煤矿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实现各系统各环节互联互通、有效联动。

三是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开展煤矿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创新,进行50人以下少人(无人)矿井的科学试验攻关;加快填补井下搬运等6种机器人研发空白,推动临时支护等13种井下机器人尽快实现成果转化;对精准地质探测、复杂条件智能综采和快速掘进等“卡脖子”技术装备,集中力量攻克,提高智能装备的成套化和国产化水平。


热门新闻
  • 1   “最美央企人”人物事迹简介及颁奖辞
  • 2   泛在电力物联网2021大有可为 美日经验先来看一看
  • 3   智能化运营助力风电平价上网
  • 4   黄丹华在中央企业规划发展工作会上的讲话
  • 5   经济日报:奔跑吧!“巨人”
  • 6   湖北:关于切实做好2021年一季度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通知
  • 7   国家电网公司圆满完成首届全国青运会保电任务
  • 8   航天科工高性能小型铷原子钟取得突破
  • 热线电话:400 888 8888
    联系邮箱:info@ncepupark.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
    京公安网备11011402011116号    Copyright © 2021 www.ncepucloud.com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电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