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新闻 > 水电 > 产品
包神铁路神木北站区:守护能源通道咽喉要塞
2021-09-27 00:00
来源:包神铁路

白露时节,暑气渐消,初秋的陕北已透着丝丝凉意,路边的小草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当黎明前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月亮带着疲倦的面容钻进云层里休息,在那半明半暗的天空上还有几颗星星在站岗放哨,早起的云雀儿在丰收的田野上飞翔歌啾。

2021年9月7日06:00分,在国家能源集团包神铁路神朔公司神木北站区“天窗”作业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神木北站3亿吨扩能道岔升级和接触网改造施工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

线路清筛机声轰鸣,劳动的号子响彻天际,钢轨切割火花四溢,明亮的探照灯和五彩的信号灯交相辉映,在天地间闪烁着一道道耀眼的光芒,映红了铁路工人黝黑的脸庞。泥沙沾满了裤腿,汗水湿透了衣背……他们一路同行,一路奋进,栉风沐雨,攻坚克难,在滚滚的铁流中奉献青春,用奋斗的激情奏响铿锵乐章,以实干和担当守护着国家能源运输大通道的安全畅通。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自公司重组整合后,“1+1>2”效应日益凸显,扁平化站区管理模式效率更高,全员绩效考核激发内生动力,“一路同行,一路奋进”的企业文化已深深地根植于每一名干部职工心中。

今年以来,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神木北站区扎实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以国家能源集团“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发展战略为指引,按照“统一指挥、资源共享、专业管理、协作联动”工作思路,认真分解落实公司安全一号文件精神,以“一必保、两确保、三力争、五杜绝”为安全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隐患治理,提升设备质量,优化运输组织,截至8月31日,神木北站区连续安全生产547天,顺利实现“第二个安全百日”活动目标,走出一条坚实的安全发展之路,实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牢记使命:守护能源安全“大通道”

黄河揽怀南下,长城横腰西飞。神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点缀在苍莽群山之间的秦明长城、烽火台、杨家城都烙刻着西北边关要塞的历史印记。

神木北站区位于蒙、陕、晋三省接壤处,地处神府、东胜大型煤田煤炭外运的“咽喉”要塞,是我国第二条“西煤东运”大通道的重要“枢纽”。

站区管内地形复杂,车流密集,作业繁忙,有桥梁61座、隧道20座、涵洞78座,最小曲线半径400米,最大坡度12‰。神木北车站上下行日均接168.1/发169.9列,每隔5至8分钟就有一列车通过,黄羊城车站2020年完成货运任务1633.6万吨,今年日均装车11.9列。万吨列车编组、分解及车辆调车作业量非常大,运输安全保障、线路保养和设备检维修难度可想而知。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难,不为不成。保障国家能源运输大通道“咽喉”要塞的安全畅通,是站区707名干部职工肩负的神圣使命,更是激励他们不忘初心的奋斗豪情。

“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在防洪度汛期间,要严格落实干部带班值班和管理人员下现场检查写实制度,加大隐患排查和三违考核力度。”早交班会上,站区主任语重心长地强调着日常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大于天,生命重于泰山。在抓安全管理上,他们既有“如临大敌、如坐针毡、如履薄冰”的责任和耐心,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坚定和勇气。

今年以来,该站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整章建制,固本强基,制定下发26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体系;警钟长鸣,居安思危,全员记名传达学习各类事故通报,常态化加强安全警示教育。始终把抓好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责任,把立行立改作为第一态度,从根本上消除各类隐患,全面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风险预控管理水平。

为分解落实好安全一号文件精神,列出91条任务清单,深入推进“春融春检”、“春季安全大检查”、“安全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全力抓好建党100周年期间安全保障工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完善94个岗位安全责任制,建立“三级”立体联控网,形成覆盖全员的安全责任体系。结合人、机、环、管因素,组织全员开展危险源辨识和分析评估,共辨识出危险源323条,按级分类制定管控措施,全面加强风险预控管理。

同时,持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建立“两个清单”,完善风险动态管控措施和隐患闭环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组织各专业对历次安全检查问题进行“回头看”复查,通过每日督办信息、每月安全通报,持续加强问题整改跟踪落实,提升工作执行力,促进安全闭环管理。

“隧道煤灰清理、粉尘治理、专用线隐患整改,是公司领导近期安排部署的三项重点工作,我们要一定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严格落实六达标要求,想办法解决好专用线监管难度大的实际问题,保证按期完成任务。”在月度安全会上,站区班子正在研究部署近期安全生产重点工作。

该站区严格按照“无差别、一体化”要求,全面加强外委施工安全监管,认真组织召开施工预备会、施工总结会,重点加强3亿吨扩能改造神木北站道岔升级改造的配合和监管。严格审查施工方案,加强站线天窗计划审核,采取“全封闭、硬隔离、包围式”防护措施,提前研判隐患,制定防范措施,紧盯人员入场、机具撤离、现场防护、开通放行等关键环节,严禁无计划、越界和超范围施工,确保现场人身作业安全。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该站区组织职工在隧道入口处装贴反光警示标识,对管内沿线警冲标、避车洞、道床污染、隧道煤灰、施工垃圾等进行集中清理,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为确保安全平稳度汛,该站区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落实干部带班跟表、下现场检查写实、夜间查岗制度,紧盯防洪重点地段、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组织各专业开展防洪综合应急演练,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在这里,每一名职工既是“安全员”,也是“侦察兵”,更是运输安全“守护神”。车站助理值班员贾泮杰发现接触网支柱护栏被大风吹落扬起侵限,立即通知供电工区进行加固处理,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点发生;连结员刘利龙发现列车缓解不良,经对排查后是制动系统漏风,随即通知车辆部门进行处理,防止列车责任晚点。职工巡查线路发现黄新上行K53+800m右侧排水沟有小孔漏水,经现场仔细勘查已地下已形成漩涡,随时可能造成信号机倾倒或塌陷点危险,站区按照“事不过夜”原则,迅速组织完成抢修,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照顾好孩子,这周轮我值班了,没时间回家,我明天凌晨5点多就要下现场跟天窗呢……”安监科杨建友在电话里嘱咐着妻子。日久天长,耳濡目染,“下现场、跟天窗”成了铁路职工家属们听到的最熟悉,最无奈,最牵挂的词语。

战高温,斗酷暑,除隐患,保安全……在站区上下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事事重安全,处处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他们在烈日下坚守,在风雨中奋战,用众志成城的责任筑起了防洪度汛的铜墙铁壁,用实干、苦干的精神撑起了一片安全生产的蔚蓝天空。

担当作为:提升设备安全“保障力”

如果说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那么设备就是保障行车安全的“联动机”。如何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是他们最大的责任和心愿,更是一场持之以恒、需要耐心和担当的持久战,因为要保障设备不停地安全运行,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每一秒……都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隧道打冰,道岔巡检,接触网周期修……无论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在包神千里铁道线上总有一群身穿“黄马褂”的人依然在紧张地忙碌着,不分昼夜,风雨无阻,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和坚守。

为提升设备运行质量,他们大力发扬“精检细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秉承“艰苦奋斗、开拓务实、追求卓越”企业精神,满含敬畏地呵护着每一台设备,用铁一般的坚强品质奏响了一曲追求卓越、安全发展的赞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守护能源运输安全的光荣使命。

该站区制作了《设备综合示意图》,建立和完善设备履历信息,克服天窗变化不确定因素,科学合理安排日常巡、检、测,确保全年大中修计划及时实施。结合季节性因素,分析设备病害的周期性和薄弱点,建立设备“问题”库,采取精准消缺措施。“常态化”加强防胀轨巡检,电力设备徒步巡查和主导电路测温,加大故障调查分析和处罚力度,加强关键行车设备集中整修,从源头上消除潜在隐患,故障率比去年同期降低28.6%,设备质量和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同时,该站区高度重视设备隐患和缺陷处理,重点进行神木北3#水源井电缆分支箱改造、工务线k38公里处严重波磨处换轨、机务线6道基础下层整修、车辆段调车线道床更新、450MHz无线列调弱点补强、区间通话柱串音干扰消除等集中整修工作。开展了线路区间设备、供电安全和站场环境整治、防雷设备测试维护、热网地沟光电缆排查、标桩标识专项整治、废轨整理及桥梁步行板更换等工作。加强沿线护网、栅栏日常巡检力度,对开口、破损地段及时进行修补,严防路外安全事件发生。

该站区严格落实雨前、雨中、雨后“三检制”,加强正向激励,职工安全责任心明显增强。职工巡查线路时发现黄新10KV贯通129#电缆终端杆被红草沟煤矿私自施工取土,报告站区后及时采取了临时回填防护措施,并第一时间向煤矿发出告知函,在入汛前对该电力杆基础进行了整治处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地方10KV废弃电力线路跨越管内接触网线路,长期无人管理,处于失修状态,如遇恶劣天气易导致线路断线掉落接触网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站区积极与地方电力局协调后,组织供电车间进行了拆除,确保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近日,电务车间重点加强道岔分路不良区段管控,对神木北站新插铺道岔及黄羊城站更换杆件的液压道岔进行缺点克服及维护保养,严密防范设备故障发生。”分管电务专业副主任经常在“钉钉”工作群里安排工作。

在每周二、五的天窗点,他早早地来到作业现场,加强外委施工安全监管,带领车间干部职工对每一台信号和通信设备“把脉问诊”。他说“道岔在铁路运行中非常重要,如同火车的方向盘,可以转换方向或掉头,道岔操纵次数越多,说明列车通过的密度越大,即使工作再苦,任务再重,也要保障重要行车设备安全运行。”

实干苦干:当好运输安全“先锋军”

触摸车轮划过钢轨的印痕,更能唤醒我们对历史的记忆,站在国计民生的方位,更能体会到包神人当年“光着膀子修铁路、撸起袖子加油干”豪情壮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服务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包神铁路集团以“1357”发展战略为指引,全力以赴抢外购、抓装车、提效率、保供应,当好煤炭运输“先锋军”,充分发挥国家能源供应的“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今年以来,面对运输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该站区克服煤炭市场整体疲软、榆家梁洗煤厂限产等不利因素,认真贯彻落实“一个理念、三项重点、五个紧盯、五个保证”运输方针,坚持“吨列必争”,不断优化运输组织,加强专用线装车监管,突出抓好地乘分离、车辆超偏载、车门加固、抑尘剂喷洒、隧道粉尘治理等关键环节,严防高位着火煤上车,杜绝“三重一超”,千方百计压缩中转停时,确保装车最大化,努力提高日计划兑现率,保障运输任务指标高效完成。

——截止6月21日18点,神木北站区黄羊城站完成煤炭装车运输875.6万吨,完成全年装车任务计划的55%,超年进度计划85.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19万吨,增长15.7%,提前9天实现煤炭运输任务“硬过半”目标。

——截至8月9日,神木北站区黄羊城站年累计发送煤炭1077.4万吨,较去年同比增长70.7万吨,完成全年运输任务的68%。

——截至8月31日,黄羊城站共完成运输任务1167.3万吨。

——截至8月31日,神木北站接40860列/发41283列、日均接168.1/发169.9列;非煤运输145列52.9万吨;中时实现4.0小时,万吨编组2271列、日均9.3列,万吨分解1288列、日均5.3列;调车122035钩、日均502.2钩,扣厂修2258辆、段修3242辆、临修1199辆,日均扣车27.6辆。旅客发送14516人次,日均59.7人次。

为加强行车安全卡控,该站区组织开展新版《运规》、《行规》等学习贯标,专门制定下发《短进路调车作业办法》、《防止列车机外停车措施》《恶劣天气行车安全管控办法》《神木北站新建救援专用客车停留及演练线开通的作业办法》,紧紧抓住防洪度汛关键点,为运输大通道安全畅通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全面加强集装箱装卸货物的过程盯控,顺利完成神木北至孤山川区段四批高端变压器超限货物运输专列开行任务,严格落实尺寸核对、货运交接、现场防护、车辆防溜、车辆消毒等安全卡控措施,保证超级超限货物和集装箱专列运行安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该站区持续加强客运疫情防控和安全检查,严格落实公司和地方要求,建立旅客信息、测温登记等台帐,重点抓好实名制发票、自助机身份识别进站、“两码”核验,要求旅客全程戴口罩,加强候车室区域消毒、通风,严格落实“逢包必验、逢疑必问、逢液必查”要求,确保客运组织安全有序。

党建引领:激活创新发展“内动力”

走进站区院内,办公楼前高高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刻在石屏上“撸起袖子加油干”几个大字格外地显眼。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该站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党建工作与运输生产深度融入,创新开展“主题党日+安全”党建模式,创建“党员安全责任区”和“党员安全示范岗”,在防护度汛区间,组建应急抢险“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真抓实干,每天奔忙铁路沿线和作业现场,带头排查设备隐患,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全力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神木北供电车间荣获公司2020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站区党总支荣获国家能源集团、包神铁路集团2020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

“我们基层党建工作,就是要围绕安全生产中心、服务运输生产大局、服务职工群众,党建与生产双向深度融合,才能上下一盘棋,拧成一股劲,群策群力、共同构成企业安全生产的坚固防线。”该站区党总支书记在参加机关党支部会议时说道。

“近期,红光带故障发生频繁,大家集思广益,如何想办法能够提前预判管控,减少设备故障率?”安全分析会上,大家在认真研究讨论解决问题方案和措施。

坚持创新发展,才能提高质量效益。针对区间道床污染严重,轨道电路电压漏泄大的实际问题,站区主任马慧林提出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电务微机监测系统数据和工务专业实时共享,各专业互相配合,信息互联互通,进行故障分析判断,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有效缩短故障排查时间,提高故障应急处置效率。

同时,该站区全面加强车工电道岔联合整治和钢轨绝缘管理,集中进行了淤泥、煤灰和大机清筛。站区党总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党员先行”主题党日,动员党员义务劳动,对轨道电路漏泄严重地段的道床石渣、站场垃圾和漂浮物进行集中清理,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在抓好安全生产上,既要经常思考,多动脑筋,眼睛向内,总结不足,弥补短管,更要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开拓思路,完善措施,实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神木北站场8道、9道、10道为万吨列车主要编组通道,既有P50轨运营多年,磨耗严重,即将达到线路大修期间,组织工务车间利用替换下的P60再用轨进行改造,并进行铝热焊接,将有缝线路升级为无缝线路,消除接头病害,减少养护作业强度,增强线路抗压能力,提高设备稳定性,节约线路大修成本200万元。

为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培养“规章制度一口清,业务技术一手精”技能型人才队伍,该站区针对各专业岗位技能短板,创新职工内培模式,深入开展“自讲自学”活动。制定下发实施方案,选拔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检维修经验丰富的党员和技术骨干轮流讲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量身定制授课“菜单”,结合安全规章制度、标准化作业等“应知必会”知识点,重点讲授专业技术难题、故障判断和应急处理流程,并建立内部考评机制,充分发挥“传、帮、带、教”作用,促进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取得良好效果。

为节约生产成本,提升废旧设备利用率,组织“无线创新工作室”职工对机车电台设备进行自主维修,通过拆卸报废的机车电台中性能良好的控制板、主控板、电源板等原件,进行清洗、保养,重新拼接组装,测试设备性能良好后投入使用。共拆旧重组214台(件),共修复RDTE数据传输设备111台、调谐盒10个、机车电台主机16台、操作显示终端4个、送受话器28个,累计节约返厂维修资金70.04万元,促进了降本增效。

2016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宁夏考察时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考察调研,了解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规划建设运行情况。时隔五年,这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号召,始终鼓舞着神朔铁路每一名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激情。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神木北全体干部职工一路同行,携手奋进,掀起了学习新《安全生产法》的高潮,正在深入开展“第三个安全百日”、设备秋季鉴定、秋季安全大检查等活动,用心守护能源运输大通道“咽喉”要塞,承载着绿色能源运输和社会物流责任的光荣使命。

看,那护坡上的老松树迎风挺立,站场上闪烁着五彩的信号灯,车轮滚滚一路向前,列车高亢的汽笛发出动听音符,奏响了一曲追求卓越、安全发展的赞歌。

热门新闻
  • 1   国电电力安徽风电专项检修消解叶片问题
  • 2   焦化蒙西棋盘井煤矿:小改革搞出“大名堂”
  • 3   四川东谷河公司:养精蓄“力” 荡清风正气
  • 4   国华投资华海风电场完成风机塔基沼气治理
  • 5   国华投资上蔡分散式风电项目取得环评批复
  • 6   国华投资新户风电场完成华锐机组齿轮箱维护
  • 7   乌海能源水电公司“三巡”保障供电线路稳定
  • 8   山东菏泽公司:试验人 永远在路上
  • 热线电话:400 888 8888
    联系邮箱:info@ncepupark.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
    京公安网备11011402011116号    Copyright © 2021 www.ncepucloud.com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电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