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新闻 > 安全 > 产品
朔黄铁路樊智伟:吃得苦中苦 方为追梦人
2021-10-22 00:00
来源:朔黄铁路

在苍莽的晋西北高原,沿着北纬38度线,每隔8分钟就有一辆满载乌金的钢铁长龙,沿着蜿蜒的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朔黄铁路,一路穿山越岭,直抵渤海之滨。

“原平分公司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西大门,地处太行山、管涔山、吕梁山深处,是典型的山区铁路,汇聚了集团铁路板块‘自然环境最恶劣、曲线半径最小、线路坡度最大、桥隧最多、施工组织最复杂’之六最……”国能朔黄铁路原平分公司经理、党委副书记介绍道。

256公里线路桥隧相连、跨谷过河、蜿蜒曲折,透过“六最”,可对该公司设备维修养护、安全生产压力之大略见一斑。

开通21年来,一条初期设计6000万吨的山区铁路跑出了年运量3.2亿吨的骄人成绩。其背后活跃着这样一支与大山为伴、敢于吃苦,充满朝气、锐意进取、逐梦青春的青年队伍,樊智伟便是其中一员。

“多吃苦,才能少一些浮躁”

2021年9月25日,“国家能源杯”智能建设技能大赛——铁路运输系统职业竞赛在陕西神木落下帷幕,樊智伟代表朔黄公司,在“通信光缆中断抢修”集体项目中获得了第一名。

秘诀是什么?樊智伟想了想,笑着回答道“也许是我比较能吃苦吧……”

2013年,刚刚走出象牙塔的樊智伟,踌躇满志,毅然选择了朔黄线条件最艰苦的滴流磴站作为自己人生第一站,扎根、发芽,开始了自己的铁路生涯。滴流磴站地处山西河北交界的太行山深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他就减少回家次数,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心爱的铁路事业;条件苦,生活单调,他就主动号召站区青年员工出谋划策,举办一些简单有趣的团建活动,利用身边常见的纸杯、报纸、筷子等小物品,和工友们一起互动做游戏,排除大山里的寂寞。看到身边的同事工作之余热衷于玩手机打游戏,他就主动分享读书心得,引导工友们放下手机,拿起书籍,从书中感受“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快乐”。

心浮气躁难成大器,樊智伟选择在孤寂的大山中以苦为乐,就是要打磨自己的性格,少一些烦躁,多一些沉稳,这不仅是一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铁路通信专业的基本要求,因为通信系统是指挥列车前行的大脑中枢,容不得一丝差错。

2014年,公司迎来了通信大变革,引进了当时全球最先进的LTE-R 4G通信技术,两年的工期里,他跟着施工队爬缆沟、跨天桥、登40米高的铁塔,不放过业务学习的任何一个细节;为了不耽误工期,多次推迟休假,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LTE项目建设。在LTE项目建成之际,他自告奋勇,主动提出到山区条件更艰苦,环境更复杂的龙宫站参与组建通信作业组,这一干,就是7年。

“多吃苦,才能练就真本事”

龙宫站内的长梁山隧道全长12.78公里,建设初期是国内第二长双线铁路隧道,内部环境复杂,煤灰沉积,设备病害较多,属于山区铁路中的困难区段。樊智伟去了龙宫站后,就把长梁山隧道内的通信设备“承包”了。隧道内作业,大部分靠徒步,有时作业地点处在隧道中段,需要肩扛背挑工器具,从隧道口步行6—7公里到达作业点,一个来回就是10多公里。即使是从隧道中部的通风井进入隧道,一去一返也有两千多道石阶,十分考验人的体力和耐力。4个小时的天窗时间,除去赶路,并无多少,任意环节出现漏洞,都会打乱既定的作业计划。严峻的检修环境,练就了他不怕吃苦、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每次作业准备都要比别人多想几步,也倒逼他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总结摸索更加高效安全的检修方法。

龙宫站管内设备多、病害多、施工配合繁忙,日常检修任务十分紧张,尤其每年春秋季设备大检查时间,他都会主动向工队申请延缓休假,带着同事们一遍一遍地走隧道,爬杆塔,像对待孩子一般精心检修各类设备。夏天天窗时间早,他经常是凌晨3点多出发,临近中午才能回来,同事们看到他满脸煤灰从隧道中出来,就劝他不要“太拼”了,他就笑着说,年青人,就得多吃苦,理应把享福的轻松活儿让给老师傅。

守得住寂寞,吃得了苦中苦,才能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为了更加准确快速判断光缆故障点,他在两点定位法基础上,自学了五点定位法。在光缆接续实操中,他认真研究接续标准,一遍一遍地梳理工艺流程,寻找优化方案,常常在深夜还和师傅们就某个操作细节或者是某项参数设置进行激烈探讨。此外,他善于打破传统观念,另辟蹊径。光缆接续中,他摸索出来的双手放纤手法,极大提升光缆接续速度,压缩光缆中断故障抢修延时,在沿线得到推广应用。

公司运量不断提升,也锻炼和成就着樊智伟。2019年,分公司管内一根96芯光缆发生故障,不仅危及列车正常运行,也影响着集团的视频通话业务。樊智伟临危受命,带着队伍赶赴现场。这是他第一次参与指挥重大故障抢险,一边与公司网管联系测试数据,一边安排室内倒接线缆临时恢复,随后又一头扎进机房里,指挥大家测试寻找故障点,找到故障点后,又赶赴现场安排挖沟接续。这一次抢险,忙而不乱,紧张有序,没有耽误一趟行车,也没有造成任何影响,领导和同事们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多吃苦,才能拿第一”

“小樊师傅,你真厉害,第一次参加集团比武,就拿了第一名。”面对夸奖,樊智伟一笑,看起来还没有工友和同事们激动。遇事淡定,一方面与他多年来默默无闻扎根山区一线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是专业需要,正如老一辈通信人常感叹的“通信是个良心活儿”,在故障处理中,越是紧要关头,越需要一个清醒、冷静的大脑。

通信光缆中断抢修,是一项讲求团队协作的技术活儿。樊智伟能够取得这个项目优异成绩也与自己多年来热心付出有很大关系。自从分公司开展智慧建设以来,工务、电务、车务、供电等各专业相继引进各种具备在线检测的高端技术设备。智慧建设,首先要解决网络传输问题。樊智伟面对兄弟专业的恳求帮助,不管自己的活儿有多忙,他总是爽快答应,和各专业的技术人员一起查阅资料,研究设备原理用途,架设传输通道。爬40米高的铁塔,他是不二人选,爬得又快又稳,还没有恐高反应,干活还挺利索;线缆接线,他总是冲在前面,扛着工具材料忙前忙后。为了压缩开剥光缆外皮时间,他从网上查找资源,购买纵剖工具,只要能提高一点作业效率,他就会主动尝试。他常说,“智慧建设是全公司的大事儿,不能因为我的问题耽误大家,困难区段设备多、施工配合多,比别的站累一点,但是学到的都是真本事啊。年轻时候多吃点苦,就是赚了。”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樊智伟枕边经常放着的一本书,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和奋斗历程常常感动着他,每天不管多忙,都要翻上几页,有很多故事都快背下来了。

不言苦,不怕苦,能吃苦。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的工作学习劲头和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练就了他精益求精的技术本领和逢先必争的信念追求,让他在比赛中能够独占鳌头。

耕耘苦中有甘甜。以樊智伟为代表的朔黄原分人在企业的不断发展进程中默默坚守、拼搏进取,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逐梦青春,在连绵的大山中奏响了奋进“十四五”新征程的交响曲。

热门新闻
  • 1   包神铁路神朔公司开启冬季钢轨“防断”模式
  • 2   乌海能源利民公司王飞:是金子到哪儿都闪光
  • 3   2020年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废旧电子电气机械设备回收市场发展较为缓慢
  • 4   乌海能源质量管理中心:平凡岗位的巾帼风采
  • 5   包神铁路机务分公司:榜上有名源自匠心坚守
  • 6   包神铁路包神公司完成达拉特道口平改立工程
  • 7   云南阳宗海公司提前4天完成年度发电任务
  • 8   云南阳宗海公司年累计发电量超同期4.15万千瓦时
  • 热线电话:400 888 8888
    联系邮箱:info@ncepupark.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座
    京公安网备11011402011116号    Copyright © 2021 www.ncepucloud.com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电能源产业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0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