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浙江舟山电厂基建工程部陈喜龙被授予国家能源集团“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行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荣誉面前,陈喜龙谦逊地表示“功劳不是我个人的,是大家的,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团和公司对我们所做成绩的认可。”
五年来,陈喜龙先后担任过该厂工程技术部经理兼生产技术部经理助理,经营管理部经理兼工程技术部经理,基建工程部经理等各种职务,管理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丰富的工作经历,造就了他勇于担当、扎实勤奋、锐意进取的工作风格,这种朴实无华如同“螺丝钉”一般的奉献精神,是保证企业高质量发展最好的“基石”。
迎难而上主动作为
陈喜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对待各项工作他都喜欢策划在先,不怕困苦,遇到事情喜欢迎难而上。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了华夏大地,消毒液紧缺、口罩紧缺、洗手液紧缺、……急需各种防疫物资。刚任经营管理部经理不久的陈喜龙就遇到了这场“大考”,虽然各厂各企都一样面临同样问题,但他觉得这种时期不能“等、靠、要”,作为该厂“一防三保”物资保障组的组长更应该主动出击,积极作为。他迅速找来了历年公司劳保用品采购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梳理归总,第一时间建立了生产商、供货商、供货渠道、生产能力、联系方式等各种信息清册,而后逐条梳理有用信息,并逐一沟通各生产商和供货商。
“您好,我是舟山电厂经营管理部经理陈喜龙。”
“我们前年的口罩等劳保用品是贵公司生产的,质量和口碑都很好,目前还想紧急采买一批,请您帮忙。”
“您是某某商贸吧,对,贵司是我们公司的优质供应商,我单位急需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用品,您手上有很多生产商的资源吧,还请帮忙联系协助。”
一通通电话的交流,一次次反复沟通,有时候,一天下来就是几十近百个电话,导致喉咙沙哑,口腔溃疡,但他觉得做的还是不够,应该拓展更广的信息渠道,和上级公司、兄弟单位、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络,把所有的前期防疫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喜龙的积极沟通和努力下,该厂在2020年2月上旬就顺利采购到了第一批口罩,并第一时间发放到了职工手中,稳了“军心”,给该厂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强的物资保障。
在后续长达数月的防疫工作中,他更加积极拓展各种防疫物资的集中采购信息渠道,走厂家、盯流程,先后多批次采购到质优价廉的测温枪、洗手液、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而且,他对待到货物资极其严谨,严把物资到货验收关,并从中检查出了2批次不合格口罩,有效堵住了物资上的安全漏洞,把好了物资入库的“铁门栓”。
辛勤的付出总会得到回报。“遇事需主动作为,要迎难而上、积极应对,要认真梳理、精心策划,一定会找寻到打开局面的钥匙。”是陈喜龙对待工作的格言。
积极营销开拓市场
陈喜龙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工作中善于梳理和总结,有着非常好的大局观和敏锐的洞察力。
2019年至2020年,该厂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能源双控政策使火电机组利用小时进一步下降,机组负荷率低,再加上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电力营销市场更加雪上加霜,电力、热力需求锐减。
面对极其严峻的经营形势,微利的经营状况眼看就要转为亏损,作为经营管理部经理的陈喜龙以度电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导向,全力落实各项营销举措,主动作为,积极和省市各级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对接,开展调研,努力跑办,同时定期召集部门营销人员共同开展头脑风暴,梳理营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点,积极探讨,归总消化。很长一段时间,办公室很少能见到他的身影,就算在回到办公室,他也是在不停联系多方积极营销,召集部门人员开会,梳理搜集起来的各种信息,想方设法打开局面。
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和共同努力,该厂在浙江省2020年7月份首次全月现货结算试运行中实现市场占有率125%。2020年全年发电35亿度,机组利用小时4515小时,始终保持在浙江省三同五大对标中排名第一。他和他所带领的营销团队的辛苦付出迎来了电厂经营业绩的丰硕成果。
作为本岛唯一的大型火力发电厂,该厂担负着向舟山群岛新区海洋产业集聚区和国际水产品产业园区的集中供热任务,然而近年来打开供热增量局面的速度总是不尽如人意。陈喜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20年2月初,当听闻舟山展茅工业园区有新的供热需求时,防疫政策稍有缓和,他就第一时间赶到了展茅工业园区办事处,和有关负责人洽谈供热合作相关事宜。一回谈不下来就两回,两回不行就三回,“三千”精神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和需方摆事实、说政策、讲优势、谈诚意,让需方清楚认识到双方合作必将共赢。经过多轮艰苦卓绝的谈判和磋商,2月27日该厂和展茅街道办事处、热力公司、用户等共同签订了《舟山市普陀区展茅工业园区集中供热项目合作协议》,该协议实现了该厂对外供热量的翻番。
各种成绩的背后是不懈的努力。“只有多沟通、多交流,大家才能互相了解,才能互通有无,才是共同合作的基础。”是陈喜龙打开工作局面的信条。
勇挑重担无私奉献
在大家的认知中,陈喜龙是一个非常有冲劲、有干劲,工作非常努力的人,经常加班加点忙个不停。
2020年,随着舟山地区经济的强劲发展和浙江分公司的成立,该厂迎来了难得的三期扩建的历史机遇,三期项目是该厂后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如同“强心剂”成为了该厂近500名员工的殷切期盼。怀着这份信念和自身对基建工程的深切情怀,陈喜龙再次勇挑重担,接下了这份重任,再次负责基建工程部。
任务重、压力大,事情繁杂,面对这份苦和难,作为该厂三期项目基建工程部经理的陈喜龙却甘之如饴,既然决定了就要勇往无前的干下去。跑前期、跑项目、跑环评,排时间、排节点、排进度,做方案,做调研,做计划,陈喜龙将他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三期项目之中。
在他的办公室有一个大背包,是他随时准备出发的行囊,里面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有一套随身的换洗衣服,还有就是随时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去年11月,三期项目可研报告开始修编,因为事情多涉及面广,他背上行囊在设计院开始蹲点,以便随时督办、沟通和协调,一待就是十几天,没有固定的饮食时间,没有充足的睡眠,更没有节假日,有的就是这份坚韧和一往无前,设计院的员工开玩笑说:“我们这多了一位编外员工啊!舟山电厂有这样一位兄弟和我们一起奋斗,我们肯定会高速度、高质量完成这份报告”。凭借着这份恒心和毅力,舟山电厂三期的可研报告在11月下旬就完成了内审,12月18日外审通过。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下一个工作中,当问及他的感受时,他说“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一切顺利就值得,就开心。”
因为时常要加班,要出差,所以对家庭就有点照顾不当,但陈喜龙还是尽量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抽出哪怕一点点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2020年,他的一双龙凤胎儿女来到了这个世上,对着两个小家伙,他满是身为人父的喜悦和自豪,但这个背后却是无奈和不舍,因为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还需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而陪伴家人的时间却只有那么短暂。他总是习惯把文字性的工作带回家里处理,这样可以边工作边陪伴家人,有时候当妻儿半夜醒来,他还在案前奋笔,而早上六点多他又会整装出发开启新的一天工作模式。
和陈喜龙聊天时,他总说,亏欠了家人太多,无以回报。可身为一名党员,久经锤炼的党性和干事创业的责任心却总是激励着他一次又一次冲在前,勇担当,多奉献。
他是一名践行者,就如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七一”重要讲话里所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不停续写自己的战歌。接下来,他将一如既往,在工作中创新思路,开拓进取,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灿烂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