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国家能源集团四川天明发电公司顺利取得上网电价批复,标志着机组转商业运营取得重要突破,这无疑是项目冲刺投产发电以来最振奋人心的效益捷报,而在这喜人业绩背后,是洋洒着天明“精气神”的“跑、办、催、征”之路。
吃透政策 量身定制
项目开工建设以来,该公司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颁布后第二轮电改开始,该公司不断强化危机意思,一直在向省、市各级政府和发改、经信等部门汇报协调,争取省内现役煤电机组平等待遇。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煤电应急调峰储备电源管理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18〕1323号) ,对煤电应急调峰储备电源相关要求进行了明确。
按照惯例,国家新政策出台,地方主管部门即会发布地方指导文件,但天明公司当时却一直未收到任何四川省关于投产后电价的指导性文件,作为四川省首台百万机组项目,在无经验可借鉴之下,电量、电价争取工作处于“摸石头过河”的困境中,每一步都需要慎之又慎,这也成了制约该公司涉网工作开展的一大难题。
“既然我们是省内头一家,那就要把法规学透、政策吃准、流程盯牢,多调研其他省份在新政策实施后的项目,制定一套属于咱们天明的电价争取方案。”该公司主要负责人提出了总的工作方针。有了指导思路,牵头负责此事的相关领导立即组织开展部署,为了能够取得电价批复,相关领导亲自带队与省发改委和上级公司多次沟通,专业人员电话调研江苏、河北、宁夏、山东、辽宁等地区多个省份中发9号文后投产的机组,最终整理出天明投产后电量、电价建议方案,提交省级主管部门参考决策。
然而,这还未到“松口气”的时候,如何取得省级主管部门的理解支持,是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领导带领专业人员采取逐级汇报、逐级沟通协调的方式,一项一项把工作落实,全面提升对政府机关、上级单位和公司内部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快节奏推进电价落实工作。
政策变化 困难重重
2020年3月,通过协调,四川省发改委、四川省能源局向国家能源局发出申请,将天明项目纳入2021年投产时序。通常情况省级主管部门上报则大概率能够获得批复,可到了天明公司却杳无音信,2021年3月,该公司领导再赴国家能源局协调天明项目投产时序相关事宜,通过了解得知,目前国家能源局火电管理正在调整思路,对2021年投产时序工作方案仍未确定;如果不能及时下达,将影响机组转商业运营并不能参与市场交易。相关政府部门均以天明机组未取得投产时序为由,拒绝明确投产后电量电价事宜,此时,位于天府之国的百万项目遭遇了“寒冬”的巨大挑战。
在四川公司大力支持下,从公司系统临时抽调相关部门精英人员成立“天明项目电价争取专项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汇报工作进度。面对困境,天明项目顶住压力,积极与省经信厅、电网公司沟通协调,通过查政策、找依据,用数据说话,阐述各项支持材料,终于得到省经信厅对电量计划安排的肯定;2021年6月24日,该公司收到省经信厅《关于将天明燃煤火公司纳入节能发电排序并明确2021年运行调度方式的通知》,标志着该公司正式纳入四川省节能发电排序,并取得2021年投产后电量安排,与同期现役火电机组拥有一致的利用小时数,为后续168试运和机组按期投产奠定坚实基础。
踏破铁鞋 水到渠成
电价事关天明公司效益,细小差距就是近千万的利润,省经信厅电量批复意见已出,接下来就是要拿到发改委电价批复,尽快落实两台百万机组投产后电价。天明项目作为四川省近十年建设的首个火电项目,发改委也是首次批复这样的企业,一没有政策、二没有前人借鉴、三没有支持性文件,而且环保电价执行时间也十分模糊,最后一道“门槛”又拦在了天明人面前。
该公司相关部门组织人员研究国家及行业相关政策法规,调研兄弟省份调峰机组电价批复意见,相关领导更是多次前往发改委进行沟通汇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天明人用收集整理的政策、案例说服了发改委,踏破铁鞋的精神得到政府主管部门一致认可。“天明公司作风就是不一样,上至公司领导下至基层员工,都这么兢兢业业,我们发改委的‘门槛’都快被你们踏破了。”省发改委相关人员这样评价道。
8月13日,四川省发改委以川发改价格函【2021】698号文批复天明公司投产后电价。电量、电价争取工作初见成效,是天明项目实现长周期盈利征途中迈出的一小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该公司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和四川公司年中工作会精神,锚定双投目标,不忘初心,力行实干,高质量实现机组投产运营,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开创公司事业发展新局面,开启新征程。